二、完成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五年規劃
“十三五”規劃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了全民小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整整奮斗了10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差,內涵卻大不一樣。
首先是覆蓋的人群要全面。要覆蓋13多億中國人,這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全面小康是要惠及13億人民的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是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
其次是覆蓋的領域要全面。全面小康應覆蓋所有領域,黨的十八大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提出要讓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可見中國的全面小康不僅是“經濟小康”,還必須是“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社會小康”、“生態小康”。
再次是發展要全面。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要全面,一方面,中國現在發展進入新時期、新形態。從世界范圍來看,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持續保持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長期,中國已經連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孕育著革命性的轉變,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發展要真正走上追求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要瞄準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做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另一方面,人的發展也要全面。關注人的素質的全面提升,是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提出了社會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把人的全面發展視作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注重人的發展,體現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理想追求,體現的也正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必然要求。
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習近平主席開創性地制定出精準扶貧戰略并把扶貧減貧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就任總書記三年來,去的最多的就是貧困地區,每到一處總是支持、扶持貧困地區發展,鼓勵貧困地區人民奮發奔小康。如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同志到云南調研,專門把獨龍族的群眾請到賓館接見并對他們說:“我來見大家,就是鼓勵你們再接再厲,也是給全國各族人民看:中國共產黨關心各民族的發展建設,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他多次對貧困地區的領導干部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圖為: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吉林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的車間班組園地同職工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