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德法“叫板”英國,中國擺席待客

2015-11-03 12:25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2015-11-03 12:25:03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德法“叫板”英國,中國擺席待客

——歐洲對華關系進入“新均勢外交”時代

  作者: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英國伯明翰大學訪問學者閔凡祥

  最近,中國很受歐洲的重視與歡迎。歐洲大國都想同中國做好朋友,而且是最好的朋友。先是習近平主席在對英國國事訪問時得到英方的超規格接待,接著是荷蘭、德國和法國歐洲三大國領導人——國王、總理和總統前后腳地來訪。而且,作為對其兩國領導人即將進行的訪問的造勢與預熱,德法兩國大使柯慕賢與顧山還聯合署名,在中國最具政治影響力的報紙《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標題為《德法是中國在歐盟的核心伙伴》的文章。文章在充分強調德法在歐洲事務與世界事務中的重要地位與影響力的同時,也明確表示愿意“在多年前與中國建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基礎上,同中國在多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積極推動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做中國在歐盟內最好的好朋友和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篇文章的核心意思,就是德法是歐盟國家中最有資格同中國做好朋友的國家,它們非常愿意做中國在歐盟內最為核心的合作伙伴,中國應當以德法作為與歐盟國家合作的首選。這看起來很有點同英國之前宣稱的“英國想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伙伴”叫板的味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不僅成功地使中英兩國之間的關系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升級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啟了兩國關系的“黃金時代”,而且還使英國即刻從這種新的伙伴關系中獲得重大實惠,獲得一份額度高達400億英鎊的經貿合作大單,在各領域大合作急劇升溫。這對那些經濟復蘇尚不穩定的其他歐洲國家來說,無不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英國在新一輪對華關系中的領先表現,及已經或即將從中獲得的巨大經貿利益,讓德法這兩個傳統的中國合作大國難以淡定,在兩國領導來訪之前,即先由兩國駐華大使聯合發表署名文章,展示實力,允諾好處,希望中國未來能與它們進行更進一步的合作,特別是經貿領域的合作。

  英國與德、法雖同為歐盟成員國,但二者之間卻素來不對付。英國因在歐盟內的利益訴求難得滿足,而對德法不滿;德法則因英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一貫三心二意的表現和最近幾年“脫歐(盟)”呼聲日高,對它始終不怎么信任,不僅不真心把它當作“自家人”,而且還時常擔心它會成為打入歐盟內的“特洛伊木馬”,不僅處處提防它,遏制其在歐盟內享有更大發言權和影響力,而且還在國際上多面同它競爭,阻止甚至遏制其獨享某項權益,防止其坐大,威脅它們的利益。如此背景下,英國和德法都好想同中國做最要好的朋友,以便能坐到中國“經濟高鐵”的商務艙,為本國經濟界爭取到更多更大的訂單,最便捷、最舒服、最大化地分享中國發展所形成的強大輻射力的紅利,但又不愿看到對方,特別是德法不愿意英國,在新一輪對華關系調整中占盡先機。由此,一場以德法為代表的歐陸國家與英國爭奪對華關系優勢的激烈角逐將無可避免。隨著這場競爭的展開,英國與歐陸國家的對華關系將無可置疑地進入一個“新均勢外交”時代。

  自16世紀起,歐洲各國即為爭奪歐陸與海洋霸權,相互間合縱連橫,在一方不能處于絕對優勢享有歐洲霸權的情況下,通過與其他國家的聯合、結盟,盡力阻止或壓制其競爭對手享有絕對霸權優勢,以保證自己的最大化利益, “均勢外交”因此而長期成為歐洲國家在相互霸權競爭中所慣用的一種外交策略與手段。時至今日,隨著戰后歐洲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各國之間好像已進入一種“一家人”的狀態,傳統的歐洲霸權競爭似乎已經銷匿。但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英國與德法等歐陸大國間的明爭暗斗,激烈競爭,仍無處無時不在。例如,在這次新一輪對華關系調整中即表露無疑。

  從不打招呼即率先宣布作為創始成員國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計劃,到最近給予習近平主席的到訪以超規格國禮接待,并簽下巨額經貿大單等,英國似乎已在對華關系新調整中拔得頭籌,搶得了先機與優勢。這似乎讓歐陸幾個大國“很捉急”!

  按照“均勢外交”的思維邏輯,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荷、德、法歐陸三大國領導人的來訪中,為爭取中國同它們做朋友,他們肯定會有對華有更為友好的表態和更深入合作計劃的提出,有更大的實際爭取行動。在未來歐洲國家的對華外交中,無論英國,還是荷德法,它們肯定會在爭取做中國“最好的伙伴”資格上互不相讓,雙方都不愿讓對方獨享中國發展的巨大經濟紅利,并將為此展開對“中國朋友”的強有力“爭奪”,結果雖不至完全阻止或遏制對方獲得對華友好的經濟與其他紅利,但至少也要爭取到“利益均沾”,在中國對外經貿交往中占據較大的優勢和較為有利的地位,避免自己因對華關系的失敗而在歐洲俱樂部中失重或落至劣勢地位。

  對英國與歐國家圍繞中國發展紅利所展開的競爭性對華外交,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歐洲國家間的“新均勢外交”。只不過在這種“新均勢外交”中,英國和作為歐盟核心國的荷、德、法作為兩大競爭力量,競爭的不再是傳統的歐洲霸權,而是對華關系中的最大化紅利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其在歐盟俱樂部中地位與影響力的增減。荷、德、法等國擔心英國通過與中國的“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僅盡享從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利的先機,還會擔心中國因此而冷落它們,因而急急要通過對中國的訪問,尋求與中國的更進一步合作,來阻止英國在對華關系中的“領先”,獨享對華友好之紅利。它們都想通過作為中國最為核心的合作伙伴,為各自經濟的復蘇、增長獲得最大最穩定的活力刺激,為其在歐洲乃至世界政治舞臺上的競爭中贏得最大化利益砝碼,在歐盟內部影響力與利益談判中獲得更大的底氣與力量支持。

  對英、德、法、荷等歐洲大國爭相要同中國“交好”的這種似火熱情,我們無需否認其背后強大的利益驅動,也無需為難如何取舍。我們只管擺席待客,暢談發展與合作就是。當然,我們也要保持充分的淡定與清醒,好好籌劃,好好把握和利用這一難得的大好格局與趨勢。若把握和利用得當,筆者認為中國將會從中獲得以下幾點重要利益。

  一、可在包括對英國在內的中歐關系中占據更大的主動與主導權,在中歐交往中最大化地維護和爭取中國的國家利益。充分利用以上歐洲國家在“應對歐洲、亞洲乃至全球性緊迫問題”,如歐洲經濟復蘇問題、烏克蘭局勢、敘利亞內戰及難民問題、國際反恐等諸多熱點問題上,需要和歡迎中國扮演角色、發揮重大作用的需求,積極參與解決國際熱點事務,積累解決重大國際危機的經驗,不斷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塑造和強化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為自身發展贏得更多的國際社會資本。同時,利用有英、德、法等支持的亞投行,以及即將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等多種國際平臺,積極宣傳自己的發展理念,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給予最大理解與認可,并在新的國際游戲規則制定方面爭取更大話語權,在未來國際事務中獲得更大影響力。

  二、充分利用歐洲各大國都希望同中國進行更大更多合作的急切心情,以中國“世界上最大市場”和未來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為誘導,各個擊破其對各自優勢經濟技術領域的保護壁壘,使它們愿意以相關領域的技術與產品價格優勢作為更具份量的競爭要素來同中國合作,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提振中國的整個經濟形勢,加速中國經濟結構與產業體系的升級調整。同時,借力以上各國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增強中國經濟的抗國際風險能力。再有,爭取它們在對華軍事禁售、對臺售武等領域的松動和對我們更為有利的承諾。

  三、借力制美,緩沖和化解美國主導的TPP計劃實施可能對我國發展的影響。隨著美國重返太平洋計劃的提出,到不久前美國主導下的跨太平伙伴關系協定(TPP)的達成,美國對中國和平發展的圍堵意圖已日益明確。中國同歐洲各大國間關系的不斷加強和相互間合作的更進一步深化,將會對美國遏制中國和平崛起戰略的影響起到緩沖與化解的作用。

  四、這種“新均勢時代”下的中歐關系,將會對我國敦促歐洲國家尊重中國在南海的國家權益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為中國爭取歐洲各大國理解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立場與維權行動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可能,為中國維護與擴大在南海的國家權益帶來更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