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落實構建產業新體系的任務和舉措
構建產業新體系是一項關乎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擺脫以往的路徑依賴、實現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要求我們在準確把握發展方向和原則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核心問題,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貫徹落實好《建議》提出的各項部署。
(一)構建新型制造體系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督ㄗh》明確提出,堅持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落實好這一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著眼于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實施智能制造工程,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以綠色化為方向,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適應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引導制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增加服務環節,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構建新型制造體系,必須打牢基礎。要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先進基礎工藝,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的產品性能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制造水平,有效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服務業的繁榮發展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對于支撐產業升級、有效擴大就業、更好滿足消費需求、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服務業發展迅速,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8.2%,超過第二產業5.6個百分點。但與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比重偏低的同時,服務業質量和水平不高,結構也不盡合理。為此,《建議》提出,要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實現這一目標,要深入推進服務業對內對外的開放,盡快改變部分領域市場準入門檻過高的狀況,放寬市場準入。盡快消除不利于醫療、教育、養老、設計、物流等領域優質發展的制度性障礙,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服務供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開展銀行、保險、證券、養老等設立外商獨資機構試驗。
?。ㄈ┡嘤龎汛髴鹇孕孕屡d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既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戰略舉措,也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空天海洋、信息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領域是關系人類未來發展、拓展發展空間的核心領域,要堅持前瞻布局,在這些領域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代表著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的重點發展方向,要統籌科技研發、產業化、標準制定和應用示范,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能力,促進這些產業發展壯大,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全面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產業升級的支撐引領作用。
(四)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受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和市場空間收窄等限制,一些傳統產業的發展遇到較大困難,繼續沿著原有路徑發展已難以為繼。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產業就不再重要。傳統產業是新興產業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注入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將煥發巨大生機和活力。要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更好結合起來,重點圍繞兩化融合、節能降耗、質量提升、安全生產等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高品質需求,提高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效益。支持企業間戰略合作和跨行業、跨區域兼并重組,提高規?;⒓s化經營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同時,產能過剩是傳統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要統籌考慮經濟發展、結構升級、社會穩定等多重因素,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完善企業退出機制。
?。ㄎ澹┙∪欣跇嫿óa業新體系的政策體系
構建產業新體系,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和企業的主體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把政府發揮作用的著力點放在深化體制改革、完善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環境上來。一方面,要在簡政放權上下功夫,深化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另一方面,要在促進公平競爭上下功夫,健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保護機制,嚴厲懲處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打擊侵權行為,強化產業政策的競爭激勵功能。對處于起步階段的新興產業,要注重整合資源,更好發揮國家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發揮產業政策導向和促進競爭功能。同時,要從質量監測、標準體系、信息管理、監管體系等方面綜合施策,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綜合考慮資源能源、環境容量、市場空間等因素,調整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健全財稅、金融、政府采購等政策,營造有利于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
?。┨岣弋a業發展國際化水平
產業要發展壯大,更高水平的開放是必由之路。只有更好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才能更多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要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發展外向型產業集群,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完善對外市場布局,提升傳統優勢產品競爭力,壯大裝備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導產業,鞏固出口市場份額,支持發展服務貿易,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要在進一步提高引資引技引智水平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倒逼國內企業提升設計、制造、技術、質量、標準和運營服務水平,更好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增強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