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博導、華東師范大學講席教授 胡偉
【核心觀點】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經驗表明,黨的領導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前進的強大政治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奪取“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級黨委必須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必須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
黨是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歷史邏輯與現實邏輯相統一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及其強大的執政體系和能力,構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現代化和政治發展的有關研究表明,一個強大的政黨對于后發現代化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中國正是有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擁有社會基礎牢固、規模龐大卻組織紀律嚴整且思想高度統一、政治整合和社會動員能力超強的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個強大的政黨組織伴隨著一個強有力的執政體系,對于中國這樣的超大規模社會的大國治理來說,意義比一般的國家更為重要。曾經被孫中山稱為“一盤散沙”的中國,被凝聚成一個強大的現代民族國家,正基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歷史把中國共產黨推上了領導地位,人民從黨治國理政的偉大成就中看到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經驗表明,黨的領導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前進的強大政治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奪取“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全面從嚴治黨
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就必須改善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把全面從嚴治黨提上了重要議程,既體現了我們黨在面臨日益復雜嚴峻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高度自覺,也契合了我國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迫切要求,意義極為重大。
實現“十三五”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力度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各級組織建設和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鞏固反腐敗斗爭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形成了高壓態勢和強大震懾,重塑了黨的形象,贏得了黨心民心,交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答卷。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沒有休止符,反腐倡廉建設永遠在路上。為了確保“十三五”計劃的實施,我們必須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三嚴三實”要求,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上一篇:從優秀傳統文化 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