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新發展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將為“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好道、領好航,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展現中國發展新面貌。
重質量講效益的發展。創新發展賦予發展新的內涵。要求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拓展發展新空間,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整體性平衡性的發展。協調發展賦予發展新的秩序。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變不平衡結構為平衡結構,變不協調關系為協調關系。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有兩句話引人注目,一句是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一句是“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中高速與中高端的結合,實際上也是發展速度與發展水平保持協調。中高速為中高端提供了空間、時間和潛力,中高端為中高速提供了條件、質量和效益。只有保持中高速增長,才能為轉方式、調結構留下空間,為邁向中高端水平創造好的條件;只有邁向中高端水平,才能既擴大需求又創造供給,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可持續的中高速增長,組成中高速與中高端的協奏交響。
低碳化環境美的發展。綠色發展賦予發展新的面貌。美麗中國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并駕齊驅,不僅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要避免落入“環境透支陷阱”。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提高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標準,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倡導合理消費。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互利型合作式的發展。開放發展賦予發展新的格局。全方位對外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開放發展是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是開放發展的大手筆、大棋局、大戰略。 “一帶一路”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大通道建設,共同建設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將使我國同各國經濟相互合作更加緊密,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能獲得保公正的發展。共享發展賦予發展新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就是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向全面小康社會,就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一個地區、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堅持共享發展,就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十三五”時期脫貧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是,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解決1000萬人脫貧,總計5000萬人左右。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范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上一篇:領會和把握黨的文藝思想的權威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