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要講話解讀系列七】
作者:全國黨建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委黨校教授 姚桓
近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黨校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強調,“把黨校姓黨原則貫徹到黨校各項工作中”,“要抓好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這個主業”。這些思想對于關鍵時刻的黨校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導航和加油。
黨校姓黨,旗幟鮮明地確定了黨校的性質。突出強調 ,黨校是黨直接創辦領導、直接服務于黨的事業的學校。為什么要辦黨校?黨校創立和發展的歷史表明,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因黨而強,始終與黨的事業、與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特別是與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緊密相連。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校與黨和國家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決策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一過程中,覆蓋全國的各級黨校教育體系建立起來,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教學體系建設卓有成效,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切,都是與堅持“黨校姓黨”分不開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校肩負的任務更繁重,需要研究探索的新問題確實很多,也需要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但是,只有牢記“黨校姓黨”,黨校各項工作才有靈魂,辦學才有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引用古人的話說,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隅。在黨校千頭萬緒的工作中,只有把握“黨校姓黨”這個政治方向,使黨校自身的改革創新牢牢置于各級黨委領導下,為黨的事業服務,黨校才能夠保持生機和活力,否則,就辜負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希望,也會失去黨校存在的價值。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歷來如此。當前,全面建成小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事業,需要造就千百萬高素質的干部,在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方面,各級黨校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所以,按照正確的政治方針培養教育干部,是落實“黨校姓黨”的決定性環節。為此,必須把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的重點和基本點。
實現黨校教育以理論教育、黨性教育為主業,要處理好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學習新知識的關系。這些年,從現代化建設需要出發,各級黨校普遍增加了新知識學習,對于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起到很大作用?,F在需要指出的是,決不能以新知識學習取代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那樣做,可以說是“舍本求末”、“不務正業”。改革開放以來提拔了大量中青年干部,大多數是好的,極少數人出問題,并非新知識學的不多,其根本原因,還是理論學習、黨性教育沒跟上、不到位,面對四大考驗,理想信念宗旨動搖,世界觀、價值觀、權力觀扭曲,這是一個嚴重的教訓。鄧小平指出,“時代和任務不同了,要學習的新知識確實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努力針對新的實際,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運用它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積極探索解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基本問題的本領,既把我們的工作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推向前進,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別是一些新上來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復雜的斗爭中迷失方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黨性和學習新知識不是對立的,學習掌握新知識為什么?這是學習的首要問題。古人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的才能、知識有個由什么思想統帥、駕馭,為誰服務的方向性問題,對領導干部尤其是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堅強的黨性,正是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是運用一切本領的“本領”。因為只有掌握基本理論、增強黨性,才能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運用新知識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離開人類文明發展大道固步自封的學問,它是建立在總結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立的科學,越是學習新知識,越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性,堅定對理論的信心。以學習理論增強黨性為主業,輔之以新知識的學習,二者恰恰可以相得益彰,使黨校教學科研等各項事業會呈現新氣象。
上一篇:習近平出訪系列談
下一篇:領航全面小康的科學發展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