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主小傳 葛兆光現為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
核心提示
● 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有人卻把中國文化窄化為漢族文化,然后又窄化為漢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為他認為是正統、經典的儒家文化,這樣就使得我們對什么是中國文化產生誤解。
● 雖然“文化”是讓你隨心所欲表現自己特色的,但“文明”是給你一些限制和規則的。
● 無論是文化還是文明,我們必須要在歷史當中看,我們承認歷史是變動不居的,我們回過頭去看文化,面向未來看文明,對兩者都要有同情。
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是一個很普通的題目——什么才是“中國的”文化。略微有一點特別的是,我把“中國的”這三個字加了引號,因為我主要討論的是,究竟什么才能算中國的文化。
為什么要討論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從晚清以來,一直到現在,關于中國文化的討論是非常多的,從林則徐、魏源“睜開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我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今天還要來討論這個問題呢?這是因為我有以下幾個特別的考慮,先向大家“從實招來”。
第一,我們過去對中國文化的討論,或者給中國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我們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詞,可是說實話,你聽完了,不知道他在說什么,這不符合一個歷史學者的習慣。我今天要給大家講得具體一點,就是什么才能算“中國的”文化。
第二,我也有我的擔憂。最近這些年,很多人熱衷于談論中國文化,諸如“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義”,等等。可是,很多人在談論“中國文化”的時候,首先會把它“窄化”。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有人卻把中國文化窄化為漢族文化,然后又窄化為漢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為他認為是正統、經典的儒家文化,這樣就使得我們對什么是中國文化產生誤解。
第三,我現在非常擔心的是,當我們討論“中國文化”的時候,有一些人帶著一種很奇怪的、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文化優越感。因此,在所謂“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會有一種錯覺,覺得我們中國文化優于其他文化。其實,文化是一種現象、一種特征,文化無高低,民族無貴賤。因此,我們現在需要理性地、歷史地、自覺地認識中國文化,這樣才能夠和各種民族、各種文化有互相交往、互相理解與平等的態度。
上一篇:江蘇戲曲現代戲創作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