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秩序繼續朝向格局轉型、新秩序塑型的發展方向演變。在此期間,中國的全球角色在世界經濟、多邊外交、全球治理、大國關系等多方面日益發揮出重要的戰略影響力。
作者:馬小軍
隨著年終之際中國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和鄭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會晤圓滿結束,2015年繽紛炫目的中國外交大戲精彩落幕。盤點滿缽豐厚的外交成果,呼之即出的詞匯當是“領導力”。中國的全球角色似乎正在從發揮重要戰略影響力,悄然向世界展現領導力轉變。
中國經濟繼續發揮重要影響仍為世界經濟引領者
2015年,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秩序繼續朝向格局轉型、新秩序塑型的發展方向演變。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世界經濟在大調整大變革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趨勢,原有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轉型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IMF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展速度有所放緩是自然過程,同時也是對中國和世界發展的有益轉變。中國經濟放緩幅度在預期之內,正向更安全、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轉變。中國GDP增長速度雖然放緩,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不僅沒有下跌,反而拉升。中國快速和平崛起并未因中國經濟下行而減速,繼續成為轉型-塑型最主要的推動力量。
中國仍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依然是當代中國第一要務。中國經濟正進入新舊發展模式的交替時期,即所謂“大改革、大轉型、大調整”階段,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宏偉目標的“決勝階段”。貫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十三五”規劃提出后,國際社會高度重視解讀中國“十三五”規劃,并以此作為判斷未來五年中國暨全球經濟走勢的重要依據。堅持五大發展理念,不僅是關乎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而且將使中國的發展更加緊密地交融于世界的整體發展,更加突出中國與世界相互依存的關系;不僅將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獲取新的動力,也將使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國際社會,使中國經濟發揮重大領導力,成為世界經濟的引領者。
仔細研讀“十三五”規劃不難發現,幾乎所有中國的重大經濟發展規劃領域,無不與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相聯系。文件設專章闡述了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在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方面的戰略規劃、政策措施細節,涉及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完善投資布局,擴大開放領域,放寬準入限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健全完善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等諸多領域的方方面面。這是中國第一次將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全球經濟的發展聯系到了一起,第一次將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推動全球治理改革接軌。在規劃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被放在了拓展中國區域發展空間中審視考量。“一帶一路”一頭接續著中國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另一頭向歐亞大陸陸海縱深全方位延伸,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2015年,習近平在眾多國際峰會上,向世界介紹中國“十三五”規劃建議和發展理念,并通過“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建設,宣布中國將開展與世界各國在更多區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世界經濟新秩序。
人民幣入籃SDR,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除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外的第五種儲備貨幣,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O.92%,成為繼美元和歐元之后的第三大貨幣;美國國會最終批準IMF改革方案,中國將成為IMF第三大股東。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大事件。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特別是近年中國金融體制的改革取得成就的認可。作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出口大國的中國的人民幣加入SDR,推動了SDR貨幣籃子多元化和代表性,為國際社會憧憬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提供了正能量,帶來了新機遇,使當代國際貨幣體系暈染上了明晰的“中國特色”。人民幣加入SDR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金融改革提速,開啟中國與IMF以及美歐主要貨幣金融合作的新空間,中國將在參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和國際金融市場穩定及救助等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與義務,從而使中國經濟對國際貨幣新秩序塑型發揮領導力。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