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陳先達
近年來,我很關注理論界、思想界關于文化問題的討論,尤其重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問題的討論。在我看來,不存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孰輕孰重的問題,只存在如何正確理解和處理兩者關系的問題。我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中所收入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圍繞堅持馬克思主義,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如何認識和處理它們兩者關系展開的。這里,我再就正確處理二者關系問題談幾點看法。
不贊成“文化決定”論,反對“地理環境決定”論
我重視文化,但不贊成“文化決定”論;我重視地理環境,但反對“地理環境決定”論。從文化史來看,河流與文化關系極為密切,古代四大著名文化形態幾乎都與河流有關。古埃及的文明得益于尼羅河,古巴比倫文化得益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古印度文明得益于恒河,中華文明得益于黃河。但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其它則不然。尼羅河依然存在,但當代埃及與古埃及并非一脈相承;兩河流域依然存在,但敘利亞并非當年的巴比倫;愛琴海仍然是愛琴海,但當代希臘已無當年的古希臘哲學文化盛況;恒河仍然是恒河,但當代印度也不是古代印度的繼承者。只有中華文化是數千年一脈相承,中華民族依然是中華民族。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獨一無二的現象。為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有學者說,因為中國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東西,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當然正確。可傳統文化之所以能一以貫之,不能單純歸之于文化,還要同時考察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總的說來,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雖然存在過不同的民族政權,但統一的中國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歷史上,中國也有過短暫分裂,有過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仍然是一個中國,中華文化仍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沒有文化的分裂就不會發生國家的分裂,反之,只要國家不分裂,就不會發生文化中斷。其它幾種文化的斷流,都是因為原有帝國的分裂或被征服。國家分裂,必然導致原來文化碎片化或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