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陜西省省長 婁勤儉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是理論和實踐上的新突破,對我國發展新階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陜西作為內陸省份,肩負著“打造西安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歷史使命,必須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結合謀劃和推動“十三五”時期發展,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努力在優勢領域實現突破,全面激活內陸發展潛力。
構筑產業競爭新優勢
產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強盛興旺的根本。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構建產業新體系。這為各地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就陜西來說,油氣當量第一大省和原煤產量全國前三的優勢支撐了陜西多年的高速增長。但當前,面對資源環境約束和市場波動,必須以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為目標,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能源產業提質增效、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構建有自身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基礎好、有優勢、潛力大的產業跨越式發展、邁上新臺階。
以深度轉化為重點,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建設現代能源體系,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按照這一要求,結合陜西實際,應通過提高資源回采率、加大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等舉措穩步擴大一次能源產能,同時以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轉化項目投產為契機,建設高端能源化工產業聚集區。抓住蘭炭進入京津冀市場和國際鎂業聯盟看好陜北資源的機遇,突破關鍵技術,建立行業標準,促進蘭炭、鎂合金等產業規模效益同步提升,把陜北建成綠色循環載能工業區。
以延伸產業鏈為抓手,加快壯大新支柱產業。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是構建產業新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陜西將發揮三星存儲芯片項目達產和上百家配套企業落戶的優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級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發揮航空產業研制生產能力集聚優勢,建立政企合作新機制,建設航空產業基地,推動航空及航空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發揮交通樞紐優勢,完善立體化交通網絡,積極構建制造業、大宗商品、農產品和保稅物流四大物流體系,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物流中轉中心。
以現代農業國際合作為依托,搶占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制高點。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陜西將深化種業體制改革,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和商業育種聯合體,推動品種培育取得新突破。更加注重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龍頭企業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現代農業體系,推動智慧農業、訂單農業、精準農業加快發展。依托楊凌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強旱作農業、畜牧養殖、先進農機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圍繞優勢品種積極參與國際農業規則和標準制定。
上一篇:新中國土改是“歷史錯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