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藍領中產階級成長以及中產階級壯大的背景
從西方各國工業化的進程來分析,傳統生產方式之下,“金字塔形”收入分配結構是十分牢固的。土地,當時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大部分掌握在貴族、地主手中,除一部分自耕農擁有自己的田產外,佃戶和雇農沒有土地。這種情況不改變,“金字塔形”的收入分配結構不可能變更。西方國家一般都是在進入工業化中期以后,其收入分配結構才逐漸由“金字塔形”轉變為“橄欖形”或“雞蛋形”的。工業化中期以后,中產階級之所以逐漸壯大,大體上有以下五個原因:
(一)技術進步和管理的要求。這與工業化過程中技術進步和管理工作的日益復雜化、專門化、精細化有關。從事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通常被稱為“白領”,區別于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白領”工作者人數的增加和他們收入的上升使他們有可能首先上升為中產階級的成員。在這里,“白領”也包括自由職業者,如律師、醫生、藝術家、作家、會計師事務所的自由工作人員等。
(二)自行創業者增多。工業化導致經濟持續增長和市場日益擴大,由此帶來的一個明顯后果是社會上自行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只要他們選擇了自行創業這條路,就會既從事“白領”工作,也從事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藍領”工作。
(三)受教育機會趨于均等。西方國家在工業化進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社會上對于受教育機會均等的呼聲越來越高。社會各界的呼吁終于被進入工業化中期的西方國家政府所接受。
(四)社會流動性增大和上升機會的涌現。社會流動性增大和中產階級隊伍的擴大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西方國家的工業化進入中期以后,社會流動性增大和中產階級隊伍擴大之間的關系更為明顯。一方面,社會流動性增大既包括社會水平流動的渠道更通暢,也包括社會垂直流動的渠道相對于過去而言已有較大的改善。經濟中開始出現“社會流動性增大——效率提高——工作者積極性涌現——工作者收入上升”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社會流動性增大使得有技術和管理專長的人有了較多的職務提升機會。這是因為,職務提升機會的增多離不開中高層技術和管理職位的增多,而企業中的中高層技術和管理職位的增多又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這表明,工業化繼續推進過程中,企業中高層職位的增多,為中產階級隊伍的擴大提供了條件,這已經是近些年來西方國家的常情,被不少研究者注意到了。
(五)新行業的成長。有必要指出,在西方國家繼續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市場的擴大和新行業的成長也是中產階級逐漸壯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新行業的成長,為大批相關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找到了用武之地,從而也促成了這些專業人才的收入的增加和職務的提升,進而為中產階級隊伍的擴大提供了有利條件。
■“白領”和“藍領”的區別還會延續多久
在傳統生產方式之下,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并沒有被劃分為“白領”或“藍領”。甚至工業化開始后很長時間內,也沒有“白領”、“藍領”之類的稱謂。工業化過程中企業雇傭的辦公室人員,逐漸被稱為“白領”,而企業雇傭的從事體力勞動人員,則逐漸被稱為“藍領”。工業化進入中期以后,“白領”工作者和“藍領”工作者之間的界限日益明顯。“藍領”被視為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的代稱,而且受到輕視。收入較多和收入較少,勞動強度稍低和勞動強度較大,較多機會被提升職務和很少有機會被提升職務,被視為區分“白領”和“藍領”的主要標志。久而久之,這種區別在工業化推進過程中就習以為常了。
由于“白領”和“藍領”之間存在著收入差距,而且受教育狀況也有差距,所以“白領中產階級”一般比較常見,“藍領中產階級”并不多見。盡管“藍領”中有些人成為技工、熟練技工甚至技師或者高級技師,但仍然不受重視。對“藍領”工作者的偏見依舊存在。
實際上,中產階級不僅是一個按收入水平確定和劃分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按照文化素質確定的概念。不能認為只有錢而沒有文化素質的人會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中產階級理應成為社會中堅力量,在這方面不能缺少文化素質這一要素。
文化素質,其中包括道德修養在內,應當是“白領中產階級”和“藍領中產階級”的共同標準。有了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藍領中產階級”會和“白領中產階級”一樣成為社會中堅力量。
在科技進步、知識不斷更新的環境中,如果今天還有人在區分干某些工作的是“白領”,干另一些工作的是“藍領”,那么試問這種劃分還能延續多久呢?也許再過若干年,不會有人再以舊的眼光看人了。到那時,說這個人是“藍領”,說另一個人是“白領”,還有意義嗎?當人們都在計算機旁工作時,你能區分誰是“白領”,誰是“藍領”嗎?也許連工作者自己也分不清了。
到那個時候,區分哪種工作是“白領”從事的,哪些人屬于“白領”系列,哪些人屬于“藍領”系列,已經沒有意義了。社會上也就不再有什么“藍領”還是“白領”這種過時的、陳舊的分類了,這也許是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實現的情況。如果大多數人都已經進入中產階級行列,并且還有一些人即將進入中產階級行列,又何必再區分什么“白領中產階級”、“藍領中產階級”呢?
(本文摘編自作者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道路與藍領中產階級成長》一書序言,標題為編者所加)
上一篇:共享發展理念的民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