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自貿區抑制TPP對中國自貿協定的沖擊。美國主導的TPP力圖在亞太地區的貿易投資中發揮導向作用,打造自身投資和服務業優勢得以發揮的國際交易規則平臺。TPP的高度貿易自由化、全面的市場開放承諾等條款對中國的發展階段來說十分苛刻,形成直接壓力,會延緩“10+3”(東盟與中日韓)與“10+6”(東盟與中日韓及澳新印)等區域貿易自由化進程,降低中國在“東亞共同體”區域合作機制中的影響力。依托自貿區構建,運用外部的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不同經濟體間的FTA、國內FTZ三者間的互動,可以抑制TPP對中國自貿協定戰略的沖擊效應。對外可以通過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談判培育出相對寬松的貿易投資環境,規避來自發達和新興經濟體各個層面的貿易投資制裁。發揮自貿區有利于地緣經貿合作的優勢,打造相對多邊貿易體系的比較利益優勢。充分利用鄰近經濟體間的自貿區(FTA)人員往來、物流便利、語言文化相近、生活習慣類似等多種有利條件,擴大鄰近經濟體間的經貿合作。對內可以尋求自貿園區(FTZ)的重大試驗和改革突破,通過“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戰略的配套實施,提升中國貿易投資在全球產業鏈“微笑曲線”中的位階,扭轉中國在全球加工制造環節中地位低端的局面,逐步化解異常艱巨的“去產能”壓力。
依托自貿區應對TPP對中國地緣政治安全空間的打壓。參與TPP談判的12個經濟體基本處于中國周邊,隨著亞太地區許多國家因美國而動的代入感進一步強化,被排除在外的中國面臨著被隔離的風險。TPP以美國在東亞地區的軍事盟友為主,擬通過TPP更緊密的經貿聯系,強化美國與東亞軍事盟友的合作關系。另外,TPP對東亞經濟聯系的強化會分散東亞區域內經濟融合的集中度,增加東亞經濟和政治發展并軌的難度。因而,TPP將會保障美國對亞太事務主導權的掌控,限制中國在地區政治事務中的建設性作用,壓縮中國的發展空間。依托自貿區構建,夯實經濟實力根基,可以應對TPP對中國地緣政治安全空間的打壓,增加地緣政治主動權。對外充分利用自貿協定,通過中日韓、RECP等的推進,進一步密切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構建命運共同體,化解外部各種掣肘因素,防范國際地緣政治格局巨變。對內通過自貿區的先行先試和改革創新,在注重追求貿易投資便利自由的基礎上,扎牢貿易投資關系的打造和共贏紐帶,引導經貿伙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行動一致,共同獲得發展,使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治理體系和規則體系中占據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