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

2016-02-09 08:30:24來源:《中央黨校學報》第20150401期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 唐愛軍

  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始終關注的理論問題。我們在梳理其意識形態思想發展脈絡的基礎上,從整體性視域概括出馬克思語境中的意識形態概念,并從中透視出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分析框架,以及后人對這個框架的拓展或批評。這些分析框架是我們看待當前意識形態現象的基本理論工具。

  一、意識形態的三種概念

  (一)認知性概念

  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起源有“兩個傳統”:英法唯物主義和德國觀念論。特別是在前者的影響下,馬克思首先把意識形態當作一個認知性概念。他把以黑格爾哲學和青年黑格爾派為代表的哲學和神學詮釋為“德意志意識形態”。它們是“從天上降到地上”,走的是一條從思想觀念到客觀現實的唯心主義道路。馬克思把這樣的意識形態定性為“虛假意識”。虛假意識是對社會現實的顛倒、歪曲和虛幻的反映。馬克思用“照相機隱喻”形象地揭示其本質:“如果在全部意識形態中,人們和他們的關系就像在照相機中一樣是倒立呈像的,那么這種現象也是從人們生活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正如物體在視網膜上的倒影是直接從人們生活的生理過程中產生的一樣。”[1-1]作為一個認知性概念,虛假意識是一種脫離實際的理論學說,它錯誤地認為思想觀念是獨立自主的。與虛假意識對立的是“科學”即唯物史觀。馬克思本人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學說歸結為意識形態,恰恰相反,它是與意識形態對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馬克思通過批判宗教哲學等意識形態,建構了科學的、唯物主義觀念學即唯物史觀。它主張從物質實踐出發理解意識形態,將意識形態歸結為意識了的社會存在。

  可見,在認識論框架中,馬克思把意識形態理解為“虛假意識”“唯心史觀”。與意識形態對立的概念是“實證科學”、唯物史觀。在這個背景下,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宗教和哲學的批判,為科學理解人類思想活動和意識形態提供認識論基礎。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