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加快提升農業競爭力

2016-02-14 10:01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2-14 10:01:49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作者: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 萬寶瑞

  近年來,隨著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加快和我國農業發展進入高成本階段,農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大,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面臨新挑戰。應對新挑戰,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必須找準著力點,加快提升農業競爭力。

  提升農業競爭力面臨五大挑戰

  勞動力和區位競爭優勢削弱。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而勞動生產率并未同步提高,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減弱。蘋果汁、腸衣、羊絨等多種特色農產品出口量雖然排名世界第一,但面臨的競爭壓力明顯增大。此外,農業投入品價格逐年攀升、生態制約因素和食品安全問題凸顯、農業科技驅動力不強、農村金融制度和保險制度不完善等,都導致我國農業競爭力整體性下降。

  多種農產品內外價差擴大。近3年來,我國相當一部分大宗農產品進口不是因為國內短缺,而是受內外價差驅動,造成“國貨入庫、洋貨入市”“邊進口、邊積壓”現象。數據表明,我國大宗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比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高出很多,這是農產品內外價差不斷擴大的根本原因。糧食價格過高,使加工業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導致肉、奶等畜產品的內外價差也在不斷擴大。

  未來逐步實行的自由貿易零關稅對我國農業形成巨大挑戰。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后,農產品平均關稅僅為15%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隨著近年來我國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加快,在減稅過渡期后,多種農產品均將實現零關稅。若不加快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農業產業將受到較大沖擊,農民持續增收將面臨嚴峻挑戰。

  國內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供給與需求不匹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較快,居民對農產品和食品的需求由傳統的初級產品向多元、優質和安全的產品轉變。國內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供給與需求不匹配,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據統計,近10年間我國進口食品年均增長率達17.6%。

  產品質量標準、產后流通加工營銷等環節競爭力不足。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普遍低于美、日、歐等主要出口市場,加入WTO以來頻繁遭到技術性貿易壁壘,造成很大損失。我國果蔬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流通環節的損失率為20%—30%。我國農業生產專業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程度低,出口的主要是初級產品,附加值不高,不利于農產品出口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我國特色農產品由于沒有打出自己的品牌和商標,無法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最優價格。

  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的著力點

  農業競爭力是一國農業多環節產業鏈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出來的綜合競爭能力。提高農業競爭力,必須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

  拉長并鍛強農業產業鏈。在生產端,重點實行規模化生產,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流通環節,統籌農產品集散地、銷地、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構建產銷一體化流通鏈條。在加工環節,延伸農產品下游深加工配套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

  創新調整產業布局。我國中西部地區勞動力低成本優勢依然存在,可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加快發展果蔬畜禽等產業。在東部地區,依托科技開展農業現代化生產,既要提高勞動生產率,也要把開發“優、精、特”產品作為重點。

  深挖特色產品發展潛力。在我國農產品中,特色農產品的潛力最大。各地區應圍繞特色農產品生產,以科技創新為手段,探索出一條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的特色農產品發展道路。

  建設農產品標準體系。我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訂、產品認證和檢驗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應充分借鑒各國經驗,推進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在提高農產品質量方面下功夫。

  創新發展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龍頭企業應熟悉和掌握國際貿易規則,建立健全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技術標準,并對農民做好技術標準培訓工作。龍頭企業可嘗試與農民合作社實行股份制聯盟,形成企業帶合作社、合作社連農戶的經營模式。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堅力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