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解讀】
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 韓慶祥
當今世界格局和秩序正在調整,進而引發各種矛盾和沖突,然而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卻是“全球治理相對滯后。”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其他重要因素,引發了世界的“權力轉移”或“力量轉移”。這種權力或力量轉移改變著世界格局和秩序(比如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等),也引起各國關系尤其是大國關系的重組或調整。在這種重組或調整中,各種利益、文化會發生某種沖突,從而會導致世界不穩定。
面對這樣的世情,習近平總書記有效應對、確定目標、精準發力,提出了他的外交戰略思想。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表達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戰略的思想精髓、核心要義: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文明互鑒;親誠惠容;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既強調“韜光養晦”,又“奮發作為”,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建立以全球治理與合作共贏為核心理念的新型國際關系、外交新格局和命運共同體。
(1)圍繞“和平發展”理念,積極建構好中美、中俄“大國關系”這兩個重“點”。
(2)圍繞“合作共贏”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出“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倡議,搭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兩條“線”。
(3)圍繞“文明互鑒”理念,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互聯互通,打通歐亞大陸橋這兩個“面”。
(4)圍繞“親誠惠容”理念,建設好周邊外交這個“局”。如今周邊外交在中國對外關系布局中最為重要: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始于周邊,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始于周邊,打通歐亞大陸橋始于周邊。最終目標,是破解周邊外交困局,實現多極制約和擁有一定的國際話語權,從中顯示“中國力量。”(光明網記者蔣正翔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