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條件產生具有世界影響的發展新理論,五大發展理念就是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
無論是從馬克思主義的傳承性,還是從發展中大國實現現代化的樣本意義看,中國都有條件產生具有世界影響的發展新理論。理論體系通常靠若干基本原理或原則來支撐,基本原理或原則往往借助關鍵詞來表達。五大發展理念,是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是體現基本原則的關鍵詞。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建議和當前的經濟工作部署中,五大發展理念發揮統轄引領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治標與治本結合起來,去產能、去庫存、去扛桿、降成本、補短板,著眼于解決突出問題。這樣的理念思路和決策體系,在中國過去的調整、改革和宏觀調控中沒有過;雖然在具體政策設計中會有選擇地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某些方法,但也決不是也不可能是西方經濟學中需求學派或供給學派政策主張的簡單照搬。
一段時間以來,在經濟工作中,我們常常運用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分析方法。有一些省市也按照錢納里的標準評估工業化的發展階段,并依據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確實,錢納里的工業化階段理論和多國模型,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與錢納里多國模型中選取的樣本國家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國際環境也不同于錢納里建立多國模型那個時期的情況。
發展經濟學的一個重點是研究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問題。發展經濟學需要發展,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實踐中形成的規律性認識,是最具有樣本意義、最鮮活的發展理論。我們要推動發展經濟學的發展,豐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內涵和內容。
綜上所述,五大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是適應新階段、應對新挑戰、引領新常態的重要指導思想,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我們要真正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必須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推動新的發展實踐,并促進發展理論的創新。
上一篇:當前急需深化改革“公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