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訪常修澤:東北改革開放創新應精準發力(下)

2016-03-16 09:51 來源:遼寧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3-16 09:51:35來源:遼寧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訪常修澤:東北改革開放創新應精準發力(下)

——訪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下)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是引領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對我省的改革發展穩定具有極為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為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圍繞新一輪全面振興中的國企改革、對外開放和創新驅動等關鍵環節問題,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經濟學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常修澤。

  東北改革應瞄準“國企攻堅”

  遼寧日報:您曾概括,東北振興再出發,一靠改革,二靠開放,三靠發展創新,這些都是治病的良方。其中,您提出東北的癥結問題是國企問題,能不能具體展開一下?不是也有觀點認為國企是優勢,應繼續做大嗎?

  常修澤:東北改革應該瞄準“國企攻堅”。為什么呢?因為現在東北國企的比重過高。我去年8月份在沈陽作了一場報告,說國有企業比重過高,有朋友問我說,上級指示國有企業要做大,是不是認為東北國有企業的比重還不夠大呢?我說這樣的理解可能有偏差。我認為,不能從比重而應從質量角度理解問題。東北國有企業的比重已經夠大了。

  東北的國有資產占整個工業總資產的比重有多大?我初步了解了東北各個省及整個匯總的數據。2013年,國有資產占本省工業總資產的比重,大體上黑龍江是64.69%,吉林是54.09%,遼寧是45.8%。但是我要指出,現在普遍用的這三個數是個地方(窄口徑,不包括央企資產)的數據。這只是省屬國有企業的資產占工業總資產的比重,不是全社會國有資產的比重。因為在東北地區還有很多屬于央企的國有企業。所以,現在這個數據是地方政府所投資的那些國有企業的資產比重,未包括中央企業在東北的國有資產數據,是低估的。當然,東北三省也都能找到比較像樣的民營企業。退一步說,即使是按照這個數據,國有企業比重也過大。為什么?全國非金融業的國有企業資產占全國非金融業全部企業資產的比重是30%左右。因此,可以說東北國有經濟的比重過大。

  至于虧損企業這個地方更不應該提“做大”這件事,因為提這個問題會讓人產生誤解。這些企業,按照經濟學的一般邏輯,就應該兼并、重組、改組,不能任其發展。但涉及到兼并、重組、改組,會不會有國有資產流失?根據我的理解,流失有兩種:一種是顯性的流失,被腐敗分子挖走,化公為私。還有一種是隱性的流失,這樣的企業叫作虧損企業。虧損的原因很復雜,其中有一部分可以稱之為“僵尸企業”。不能籠統地講做大,對那些“僵尸企業”不但不能做大,反而應該率先淘汰。因此,我提出“做優、去劣、提升中間”。

  遼寧日報:“做優、去劣、提升中間”?這個說法包含幾層意思?

  常修澤:我把眾多的東北國有企業分成三類,按照經營狀況來分。第一類是優質企業,應做大、做強、做優。你優,就讓你更優,這樣做得越大,對我們國家越有好處。第二類是劣質企業,應當去除劣質企業,妥善處理“僵尸企業”。為什么說要妥善處理?因為涉及到工人,一定要妥善處理,先挖渠后放水。工人得不到妥善處理,就先別處理這個企業,必須先把人安置好,這是教訓。但是,不能不處理這些“僵尸企業”。它們是東北經濟的“毒瘤”,已經并繼續吞噬著大量的寶貴資源。這些企業做什么大啊?所以,一定要具體分析應做大哪些,不做大哪些。第三類是中間型企業。好的做優,劣的去除,中間的要提升。

  東北國企改革的“牛鼻子”就是混合所有制,要緊緊扭住。我們需要有寬闊的胸懷,國有和民營都要包容。要實行兩個“再平衡”,第一個是國有、民營再平衡,第二個是國富、民富再平衡。

  我在2015年8月出版的新書 《人本型結構論: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新思維》中講過,下一步中國結構轉型的大思路,要以人的發展為導向。經濟發展的根本價值是人的自由發展。我們前些年的發展,GDP增長的勢頭比較好,國家的財富在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也在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低于國家財富的增長速度。這是一個深層次問題。所以,應當實現第二個再平衡,就是國富、民富再平衡。考慮到東北民富有差距,這一點,在東北尤其重要。

  東北開放應有新的戰略舉措

  遼寧日報:從開放來看,東北是前沿,這無疑是一個優勢,也符合開放發展的理念。那么如何進一步推進開放?

  常修澤:一個是積極推進廣義的“一帶一路”戰略,注意,我這里談的是廣義的“一帶一路”。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現在研究“一帶一路”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把“一帶一路”解釋為“西向”戰略。我認為,從廣義上說,“一帶一路”戰略思想需要涉及東西南北四大方向。很幸運的是,前段時間我在吉林省安圖縣的一個小鎮上看到了一塊石碑,上面記載了大唐王朝與渤海國通商的歷史淵源,也可以說是絲綢之路的歷史標記。當年大唐定都在長安,通過絲綢之路到達渤海國,即今天的黑龍江、吉林地區以及俄羅斯庫頁島(歷史上屬于我國領土)。縱觀古今,絲綢之路雖然多是向西延伸發展,但也有往東邊開拓。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我認為,從西安至中亞地區只是絲綢之路核心發展區域,從廣義上看還有外圍區,一經廣泛性思維的延伸拓展,東北自然就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了。

  遼寧日報:遼寧是裝備制造業大省,對利用這種優勢推進開放,您有什么建議?

  常修澤:對外推廣裝備制造業,應該是推進開放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我國現階段的“走出去”戰略,主要是依靠推廣高鐵技術、核電站以及其他制造業裝備,在下一步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交流中,應主要推廣我們的高端裝備制造,東北在這方面會大有作為。

  此外,搞自由貿易區,這涉及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研究,我想這對我國研究改革開放很有借鑒意義。實際上,假如在中國進行關于TPP的談判,我們將面臨五大挑戰:一是按照TPP規則,國民待遇,政府對民營企業,也必須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二是政府必須保持中立化;三是要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四是要保護環境資源;五是要注意維護員工的利益。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