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從土豆主糧化看糧食安全

2016-03-17 11:14 來源:大眾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3-17 11:14:16來源:大眾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作者:山東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張清津

  用耕地和技術來保障糧食安全,可能效益更高。

  去年,我國糧食生產出現了奇怪的“三高并存”局面,即糧食產量、糧食庫存和糧食進口都創新高。近日,農業部又出臺了《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總產量達到1.3億噸左右;主食消費占到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土豆納入主糧,這被很多人視為我國糧食安全嚴峻形勢的一個重要表現。那么,我國的糧食安全情況究竟如何呢?

  曾經有一個關于馬鈴薯的趣聞:據說當年美國不知哪一級政府試圖推廣馬鈴薯種植,但又缺乏有效的手段,就設了一個局。他們自己弄了一塊地,種植上馬鈴薯,然后派衛兵嚴加守護。周圍的農民都很好奇,不知道政府搞了什么稀罕東西,值得如此大動干戈。農民心里很癢癢,但卻苦于衛兵防衛嚴密,無法靠近。到了馬鈴薯成熟的時候,政府假裝失誤,把衛兵撤掉。好奇的農民就趁機偷了一些馬鈴薯回家,一吃,竟然味道很不錯。于是,農民就開始搶種馬鈴薯。

  不管上面的傳聞是真是假,但馬鈴薯不僅成為美國人的美味,而且在很多國家都被端上了飯桌,這確實是一個事實。農業部此次出臺《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與當年的美國政府可謂“異曲同工”。

  通過“土豆主糧化”戰略,來部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這一政策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在現實中可能存在一些阻礙。

  經濟學家通常假定人的消費偏好是穩定的。歐美等西方國家,土豆作為主糧有著很長的歷史傳統,某種程度上甚至成為一種情結或者文化。但要在中國人的食譜上,大量增加馬鈴薯,短期內估計是很難實現的。其次,目前的農業種植完全取決于市場調節。在農業經營者有完全自主權的情況下,作物種植主要取決于成本收益核算。只有在馬鈴薯種植收益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才有可能相應增加。在如今馬鈴薯經常面臨銷售難的情況下,單方面提高馬鈴薯的銷售價格不太現實,馬鈴薯的生產成本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顯著降低。

  事實上,中國農業發展,一直面臨著農產品基本自給和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兩種選擇。農產品自給的好處,是主要食品不依賴外部,可以保障國家安全。壞處是可能要犧牲掉專業化效率。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可以遵循比較優勢原則進行農業種植。好處是獲得了比較優勢效益,壞處是農產品安全可能存在隱患。

  為什么去年在糧食產量、糧食庫存雙增加的情況下,我國的糧食進口依然在增加呢?因為我國的糧食進口主要是結構性的,即大量進口的是大豆。由于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的品質不一樣,大豆這種過于依賴進口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另一方面,國內糧食價格長期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也是事實。再加上2015年油價下跌,國際運費降低,進一步降低了國外進口糧食的到岸價格,所以2015年糧食進口數量有所增加。

  糧食安全是一個令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是關系到中國發展戰略的問題。考慮到中國長久的國家安全,很多人認為,中國糧食應該基本自給。從目前來看,大量的糧食進口表明,糧食完全自給是不現實的;另一方面,國家在保證糧食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是糧食補貼,但每畝地100多元的補貼,很難對糧食生產起到大的刺激作用。而且過于細碎的糧食補貼,也給基層組織帶來了很大的行政成本。

  現實中的糧食種植,大多數是基于比較優勢,而不是糧食補貼。在現有技術水平下,糧食種植無疑是最省工的。由于糧食生產的大多數環節都已經實現機械化了,這樣一來,大量農業勞動力就可以把時間和精力轉移到非農產業經營上,從而增加工資性收入。對糧食種植戶來說,種糧收入已經是次要收入。

  因此,保證糧食安全,其實應該從耕地安全、技術安全上下功夫。只要有足夠的耕地和一定的糧食儲備,糧食供給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此外,技術進步會進一步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可以在不增加播種面積的情況下,增加糧食供給。所以,用耕地和技術來保障糧食安全,可能效益更高。

  在糧食安全問題基礎上,我們還要進一步關注整個農業的安全問題。目前中國的農業安全,主要有三大問題:一是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二是農業生產過度化學化問題;三是農業后備資源不足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問題。

  農產品價格波動是一個老問題,根本原因是小規模農戶生產無法準確把握市場供求信息,造成了對市場價格的過度反應。在目前農戶經營規模過小,從而導致信息細碎化的情況下,農產品價格波動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龍頭企業的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化、一二三產業融合,會在很大程度上減緩農產品價格波動。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農業生產化學化也是個老問題。因為成本問題和種植習慣問題,減少化學用品使用量目前還有困難。但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極大地減低了土壤肥力,降低了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此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農業后備資源不足,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農業的發展潛力。

  山東農業一直在全國名列前茅。山東農業具有各產業發展均衡、特色農業發展好、龍頭企業發達、產業化水平高、設施農業發展快等優點。但上面所說的中國農業面臨的問題,山東也都存在。

  今后山東的農業發展,還是要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路子。具體來說,山東農業需要實現四個轉型: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型;從追求單產向追求效益轉型;從絕對優勢、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型;從分散的小規模經營向專業化的規模化經營和三次產業融合轉型。此外還要加大政府投入,主要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的防災、抗災能力,強化農業服務體系等。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