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建國
隨著中國經濟總體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影響力的持續上升,近年來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并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繼2015年中國海外投資規模突破1180億美元之后,2016年伊始,海外兼并收購又呈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據報道,僅前兩個月中國企業就先后宣布了約1130億美元的并購標的,幾乎接近了去年全年的海外投資規模。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有中國化工集團投資460億美元收購瑞士的種子與化工集團先正達公司,該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轉基因種子公司,雖在瑞士注冊,但其主要業務均同美國市場有關。此項收購案已經引起美方各界高度關注。同時備受關注的還有中國安邦保險集團對美國喜達屋集團的收購案。此外海爾集團斥資54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電器下屬的電器業務;大連萬達集團斥資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僅年初以來,中資在美收購案比去年同期就增長了300%以上,這一系列的收購在國際市場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中國企業海外兼并的主要類型
根據英國經濟學家鄧寧的投資理論分析,認為人均收入超過8000美元之后,一國的資本流出將超過資本凈流入并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而2015年中國人均收入已超過8000美元。從投資結構看,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領域正在由礦山能源開采逐步向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向,而近期更呈現了多元化發展趨勢。美國市場的反應是中國目前在美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八大領域包括酒店度假村、名牌豪華酒店、洗碗機和咖啡機生產領域、重型機械、好萊塢制作商、軟件分銷商、證券交易所及網絡游戲等,這些在美國市場發展十分成熟的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標的。鑒于中國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艱難階段,從中國企業發展的需要看,企業的海外兼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通過兼并收購海外發展成熟的服務業,中國企業可以直接進入該行業的經營領域,繼承并沿用原有的銷售渠道和網絡并能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二是通過兼并收購生產型企業,可以學習掌握原有企業的產品研發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并可以掌握該企業現有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借用原有的銷售渠道和網絡,擴大企業的規模和盈利水平。三是通過兼并收購可以和國內企業的發展融會貫通,通過市場的雙向傳導作用或把國外成熟的經營理念和模式引入國內,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同時可以發揮國內企業的制造、組裝能力,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銷售份額。四是通過兼并收購可以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的能力和水平,對于做大做強企業加快形成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認識誤區
從目前中國企業短期內海外并購快速發展的原因分析,不排除存在以下幾方面潛在的動因及認識上的誤區。
缺乏對國外經濟深層次矛盾的理解和把握,盲目樂觀。以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為例,目前,多數企業認為美國經濟正處于強勢復蘇階段,此時收購美國的一些具有成熟商業模式的服務行業,可以帶來穩定的投資回報。這是由于中美文化差異和感性認識的不足,而導致的對美國經濟的分析和判斷不全面。在這種誤區下,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從長遠發展看可能會遇到兩種情況:一是一旦遇到新的經濟蕭條或市場震蕩,企業經營會遇到困難或虧損;二是中外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產生分歧或矛盾,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和效益。
對金融信貸高杠桿的風險認識不足。中國企業海外收購中部分投資者采用大量的銀行貸款或投資基金進行支付。其中一些企業的貸款投入高達90%。高負債率增加了企業運營風險。同時,相當一部分企業對投資基金積極參與的風險認識不足,對投入產生的測算也不夠嚴謹,有的甚至對銀行還款的方案都不了解,這些問題都構成了潛在的企業負債風險。
受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心理驅動。自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以來,由于受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美元快速升值的雙重影響和沖擊,人們的預期心理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幣一度面臨明顯的貶值壓力。一些企業對人民幣未來發展心有疑慮,擔心人民幣會持續貶值,所以搶在人民幣貶值之前大規模投資海外市場,以期獲取匯率波動好處或更高的投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