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十三五”規劃指標力求反映經濟社會新趨勢

2016-04-20 10:5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我有話說
2016-04-20 10:50:29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民生福祉更能體現使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發展成果

  民生福祉類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人均預期壽命等7項指標。

  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使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發展成果的需要,民生福祉方面增加了4個新指標。從提高人力資本素質以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出發,增加了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標,并將指標值制定為從2015年的10.23年提高到2020年的10.8年。從彌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出發,增加了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人數指標,提出五年內實現5575萬人脫貧的目標,確?!笆濉蹦┴毨丝谌繉崿F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讓一個人掉隊”。從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及解決三個“一億人”問題的需要出發,增加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指標,并制定五年內完成2000萬套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的目標。人均預期壽命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性指標,201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6.34歲適應居民,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十三五”時期隨著健康中國計劃深入實施,人民健康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因此,增加人均預期壽命指標,并制定五年提高1歲的目標,反映民生福祉水平改善。

  為了更好地適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將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目標值由“十二五”時期的4500萬人調高到“十三五”時期的大于5000萬人底線目標,將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這一約束性指標和五年累計增加1億人的目標,修改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這一預期性指標和達到90%的目標,體現了由過程控制向目標引導的思路,符合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發展需要。

  環境質量考核更全面、更嚴格

  資源環境類包括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單位GDP能耗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森林發展、空氣質量、地表水質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等10項指標。

  著力于解決環境領域出現的新問題,資源環境領域修改和增加了4個指標。適應工業占比下降、服務業占比上升和用水量增加的趨勢,將“十二五”規劃中的“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指標修改為“萬元GDP用水量下降”。適應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趨勢,“十三五”規劃增加了五年內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指標,并制定小于3256萬畝的目標值。結合環境污染新趨勢和空氣、水污染嚴重問題,增加了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累計下降、地表水質量達到三類水體比例和劣五類水體比例等4個指標,分別對其制定了超過80%、下降18%、大于70%、小于5%的目標。

  與“十二五”規劃相同的其他資源環境類指標,指標值大都制定得更嚴更緊。結合衛星勘測結果,將耕地保有量從“十二五”末的18.18億畝控制目標調高到“十三五”末18.65億畝的控制目標。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4項污染物排放五年累計減少比例分別由“十二五”時期的8%、8%、10%、10%提高到“十三五”時期的10%、10%、15%、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計降低比例由17%提高到18%,森林覆蓋率五年累計提高比例由1.3%調高到1.38%,森林蓄積量五年累計增加量由6億立方米提高到18億立方米,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努力改善環境質量的信心和決心。

  約束性指標和兩個關鍵的預期性指標要確保實現

  從指標屬性看,資源環境類的10項指標和民生福祉類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等3項指標,共13項,均為約束性指標,是政府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實現的指標。經濟發展類、創新驅動類和余下的4項民生福祉指標為預期性指標,是政府通過引導社會資源配置,努力爭取實現的指標。

  從發展的可能性看,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十三五”時期保持這一增速,不成問題?!笆濉睍r期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大于經濟增長速度,“十三五”時期城鄉居民收入實現翻番目標壓力相對小一些,但從保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出發,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也設定為6.5%。

  總體看,“十三五”規劃在指標選取方面,既保持與“十二五”規劃的連續性和繼承性,也考慮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征,還集中體現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落實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等新發展理念,反映了創新驅動、提質增效、補齊短板、改善民生等發展導向。在指標值確定方面,既力求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又立足客觀實際,充分考慮現實可行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確保指標在規劃實施中更好發揮引領作用。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