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省煤田地質局局長 王天順
“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中國共產黨能夠歷經95年的風雨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人心齊、泰山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確保“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順利推進的關鍵時期,全黨上下只有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的要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精心管理分管方面、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當好“三嚴三實”表率,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
走對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上”。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向黨中央看齊”,首先要走對路,必須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一是學習好路線方針政策不含糊。要強化理論武裝,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學明向,以學固本,切實把好“總開關”,堅定“三個自信”,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二是踐行好路線方針政策不偏離。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正確處理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系,任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作安排謀劃都必須以貫徹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為前提,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是宣傳好路線方針政策不走樣。認真領悟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原汁原味的將上級精神傳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把中央精神講全、講準、講透,加深群眾對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唱響主旋律,凝聚起共筑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踩對點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在一個國家崛起或復興之路上,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和事件,把握得好,有可能實現后來居上;把握不好,有可能落于人后。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向黨中央看齊”,還要踩對點,堅決擁護和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深入領會“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奮力書寫“十三五”精彩開篇,譜寫共筑中國夢的新篇章。一是在認識上與中央齊心。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越要維護黨的集中統一,越是要強化看齊意識,必須摒棄一切私心雜念,以看齊保持同向、以同向保持合力,使我們的黨更有凝聚力向心力。二是在行動上與中央齊力。有正確的大局觀,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解問題,通盤考慮各方面因素,兼顧各方面利益,特別要把所分管方面的工作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銜接起來、統一起來,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用。三是在步調上與中央齊步。在步調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既不盲目冒進也不畏縮不前,切實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言必信、行必果,高標準響應中央決策。
干對事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對分管方面的管理上”。當前,有的黨員干部黨性不強、作風不正,該干的事干不了,不該干的事干了,自己分管的沒管住,甚至自己都沒管住,談何率人、率下?自覺踐行“向黨中央看齊”,更要干對事,切實加強對分管方面的管
理,擔起管的責任。嚴密管理筑牢“防火墻”。以問題為導向,查明管理漏洞,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嚴密管理措施,推進管理提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常打招呼勤提醒,切實種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田”,筑牢黨風政紀“防火墻”,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嚴管隊伍樹起“風向標”。提高領導藝術,堅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擰成“一股繩”,唱好“將相和”。要把“三嚴三實”作為干部考量標準,鍛造出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為民務實清廉干部隊伍。嚴格履責跑好“接力賽”。落實好總書記關于“實干興邦”的要求,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務實創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著一茬干,努力使分管方面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
做對人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嚴格要求自己上”。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于廣大黨員干部。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向黨中央看齊”,最要做對人,叫響“向我看齊、從我做起、要我擔當、對我監督”,把增強忠誠、干凈、擔當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貫穿到改造主觀世界之中,更好地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謀利。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絕對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不管遇到什么大風大浪,都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持續強化政治定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堅守個人干凈的為官底線。牢記黨規黨紀,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徹底摒棄優越感,無論公事私事,都要堅持黨性原則。自覺遠離低級趣味,陶冶道德情操,促進養成良好家風,管住眼皮子底下的事,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堅決糾正。堅持敢于擔當的從政準則。切實擔當起引領社會發展的千鈞重擔,以高度負責的擔當、自我革新的勇氣、背水一戰的氣概,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沖鋒在先、迎難而上,隨時愿意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犧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