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羈絆,建立公平公正開放式發展環境
進一步改進戰略科學家和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支持方式,我們要開闊胸懷、眼界與思路,打破陋習,掃除羈絆,點上突破,著力解決當前阻礙“高精尖缺”人才脫穎而出的一系列制度障礙。
首先,要以產生國際一流創新成果為導向,改革科研評價、成果評價、人才評價機制,推動政府從以上科技評價環節中退出。以科研成果質量為核心,給連續做出高質量工作的人才以持續支持,簡化持續支持程序,弱化社會身份,同時兼顧自由競爭原則。國家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科研項目資助評審公正公平公開,保障科研投入能夠流向最有創意和社會需要的研究項目,同時建立科學共同體、專業共同體公開監督并向全國人大反饋機制。其次,改革高校科研事業單位官僚化管理體制,推動行政權與學術權分離,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和現代院所治理體系,積極推動市場化新型科研機構建設。大力開展科研人員的滿意度調查和第三方評估,以評促建。再次,有效提升一線科技人員的待遇保障,改變科技項目與個人收入掛鉤的做法,增強其工資收入透明性,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制度體系,同時對從事基礎性研究工作的人員予以更好的物質保障。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要擴大科研院所自主權,減少行政干預,遵循市場法則,將精力投入到建立公平公正開放式發展環境上來,讓“高精尖缺”人才在干事創業和價值創造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