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對話背景
近一時期,有關公務員禁令約束較多、福利待遇縮水等話題持續升溫。怎樣看待中央八項規定給公務員群體帶來的影響,如何面對公務員薪酬和晉升體系的改革?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了竹立家。
中國青年報:最近一段時期,公務員成了社會的焦點,很多公務員以前享受的特權在逐漸減少,你如何看待現在公務員特權被削減的現象?
竹立家:特權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事,特權是封建時代的東西。公務員就是一種職業,一種正常的職業,和其他職業是平等的。當官為了特權,可以坐轎子,可以娶小老婆,可以隨便用公家錢,那是封建社會的特權。在社會主義社會,你不應該有特權。在取消一些不該有的浪費、侵占、挪用公共資源的特權后,有人說官不好當啦,當官沒意思啦。我們是人民公仆,不是封建官僚,這點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我覺得,現在社會上一些人的想法就是有問題的,好像當官就是要發財,不發財我就不來;當官我就要享受,不享受我就不來。公務員本來就是一個奉獻崗位。
中國青年報: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一年多,帶來的變化是什么,這個規定有什么重要意義?
竹立家:最大的變化就是整個社會的反腐信心大幅提高,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大幅提高,整個社會的凝聚力大幅提高。
對一個社會的發展來說,最關鍵的就是社會的凝聚力,社會的信心,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所以,我們取得的最大成效就是在凝聚民心方面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中國青年報: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公務員想辭職的說法,你怎么看?
竹立家:我不認為公務員辭職是一種普遍現象。公務員在現在的政治經濟發展環境中,還是一個好職業。一是公務員薪酬體系比較穩定,雖然工資不高,但職業安全感非常強。還有一個就是,公務員社會福利相對來說也比較穩定,比如醫療保障、退休保障,這都是其他職業沒法比的。尤其是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公務員這個職業可以說是一個最安全的工作崗位。公務員辭職只是個別情況,這在國外也很正常。
公務員應該有榮譽感、奉獻感。比如在日本,公務員能為國家奉獻是一輩子的榮耀,社會是很尊重的,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公務員是一個奉獻職業,你像美國總統,他的年薪跟比爾·蓋茨是沒法比的,是因為他的能力差嗎?不是,他就是要奉獻。為國家工作是一種榮耀,是自我價值的一種實現,我們現在要宣揚這種精神,不能說當公務員就為了享受為了特權,這個會越搞越糟。
中國青年報:你提到過,公務員的晉升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將會是下一步的重點,這兩項工作的難點在哪里?如何繼續推進?
竹立家:晉升制度最大的難點就是客觀化,通過一種客觀的規范的科學的辦法來真正把選人用人規范化,這個在全世界都是難題。但是一些發達國家現在有一套比較好的辦法,就是他們有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區分,政務官選舉產生,事務官直接晉升。所以說,一些國家公務員職位晉升基本上就是兩條,一個是資歷晉升,一個是績效晉升。他們沒有走后門、看面子、拍馬屁、一個人說了算這些現象,為什么呢,因為這種資歷晉升是有原則的,公開透明的,誰升職誰不能升職大家都很清楚。我們現在就是有點兒搞亂了。還有就是績效,績效也是公開透明的,這個沒有什么爭的。
現在為什么走后門拍馬屁這些現象這么嚴重,公共機構為什么沒活力,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晉升機制。大家工作為了晉升,這很正常,但是晉升是領導說了算,那大家就圍著領導轉了,結果單位搞得烏七八糟的,沒有活力,大家都混日子,不好好工作,挖空心思怎么拍馬屁怎么送禮怎么鉆空子。好多人混日子,得過且過,自我邊緣化了,還有一些人圍著領導轉。關鍵就是晉升要規范化、科學化、常態化,要形成有效的機制。曾經有一個專家講過,資歷晉升是所有最壞機制里邊的最好機制,因為它客觀性比較高,不會造成混亂。資歷晉升加績效晉升是將來我們改革的方向。
我們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路子來思考中國的公務員制度改革方向。能否形成一個好的國家治理體系,公共權力能不能良性運行,關鍵在掌握權力的這些人,公共崗位上的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