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鼓勵互聯網企業為“互聯網+”環境搭建開放的平臺。在“互聯網+”環境下,所有行業都會被互聯網改變,但互聯網進入各行業有著不同的進入方式,互聯網在改變傳統行業之前自身必須做出轉變。當各種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一是大型互聯網企業應搭建開放的平臺,以便多方能夠在此平臺上深度協作、利益共享,打造產業生產系統,給傳統企業發展提供突破“瓶頸”的各種資源。二是互聯網企業還要對行業需求進行定位分析,從而不斷完善平臺的功能。三是互聯網企業要遵照共享經濟模式,在核心價值和制度層面建立起極致誠信,為“互聯網+”創建共贏的局面,穩定經濟的增長。
第二,引導“互聯網+”傳統行業向縱深方向發展。“互聯網+”傳統行業應側重采用互聯網技術創新來驅動生產和變革流通,實現人、物品、流程與數據通過互聯網結合為一體,促使傳統行業的轉型。同時,“互聯網+”應向改造生產、產業協同縱深方向發展。在改造生產方面,調整生產管理經營,利用互聯網“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改造自身體制來適應互聯網經營的需要。在產業協同方面,企業通過在供應鏈上的互聯網化,逐步實現產業協同,企業可以圍繞自身業務形成自己的生態,或者融入互聯網生態中。
第三,通過“互聯網+”帶動區域間協調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應面向信息服務高端領域發展,一是采用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模式,如貴州建立云計算中心,向全國提供云計算、云存儲和寬帶資源等服務;通過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大大提升貴州大數據相關產業的規模,有利于培養人才,完成大數據產業體系。二是加大西部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如重慶開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提高了重慶電子商務類企業的網絡營銷競爭力,有助于中西部地區吸引集聚新興產業,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三是通過“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大力發展互聯網平臺、物流配送等多功能、多服務、多業態為一體的現代化電子商務集聚地,以互聯網優質的服務平臺帶動傳統實體市場經營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