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挑戰面前,要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和轉變,就必須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這場新的“偉大斗爭”涵蓋了方方面面,包括應對信息時代挑戰,建設生態文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贏得制度優勢,加強黨建與反腐敗,參與并改善全球治理體系,穩定周邊安全,迎接新科技革命和爭奪意識形態領導權,等等。
要打贏這場新的“偉大斗爭”,關鍵應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統籌:一是要統籌好“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任務。二是要統籌好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三是要統籌好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四是要統籌好制度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五是要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六是要統籌好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程中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總之,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轉折和跨越時期,面對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的現實挑戰,要想實現國家“由大到強”的跨越性轉變,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全黨同志就必須自覺地開展這種“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在這個時期的一切路線、方針、政策和戰略、策略,也要體現這一歷史方位和歷史使命,為開展這種偉大斗爭樹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開展這種偉大的斗爭,就必須要有偉大的理論來指導。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國家,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深刻認識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舉旗定向、謀篇布局、運籌帷幄、周密擘畫,提出了一整套符合國情民意、實現治國理政現代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戰略的新飛躍,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對這個新的理論,中央宣傳部最近組織修訂出版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進行了集中闡述,分16個專題全面準確深入地表達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闡述了它們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觀點、精神實質、理論淵源和實踐要求。
三、如何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基本內涵和邏輯理論體系
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創新發展,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已經形成了一個科學思想體系。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基本內涵,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奮斗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它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需要靠實干才能夢想成真;它的本質是要實現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正因為如此,它與世界各國人民追求現代化的美好夢想相通相連。
第二,關于實現路徑。要實現現代化、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艱辛探索,終于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當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必須整體把握,不能偏廢。
第三,關于發展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是分階段進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它的初步目標,或者說是“實現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實現這一階段性的目標,是“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責任和光榮”。與此同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還必須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關于戰略布局?!八膫€全面”是實現中國夢、實現民族復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布局,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階段性目標,其他“三個全面”是戰略舉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要求,處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倡廉一刻都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