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市委黨校 王保彥
我國在推動信息化和“互聯網+”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大數據的重要性。“十三五”規劃確定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黨建同樣離不開科技手段的支撐。
大數據能夠為有效處理復雜問題提供新的視角和手段。它正在改變著并將繼續深刻改變經濟、社會、政治等管理的運行方式和組織架構。當前,在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中,大數據的運用已經成為事實和潮流。全球已有數百個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建立起了各自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我國于2013年開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5年國務院出臺了運用大數據各部委行動時間表。
當前,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運用大數據的實踐,一方面為政黨治理引入大數據提供了探索,培養了人才,涵養了文化;另一方面,也形成倒逼政黨治理引入大數據之勢,特別是在我國,黨員數量已經接近八千萬,通過組織嵌入和人事嵌入在政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任職的中共黨員比重很高,他們在工作中運用大數據的實踐、體會和經驗,必然會體現到對黨組織的審視和要求上。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將大數據資源運用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
政策和實踐基礎。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們黨已經確立的思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信息化”。此后,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進黨建信息化工作。2010年1月,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正式開通。各地在強化傳統黨建手段的基礎上,更多利用網絡、應用軟件、信息庫、移動終端等開拓黨組織工作的新領域。目前,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大數據黨建、黨建云平臺等的實踐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如福建省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充分融合福建省“位置服務”“物聯網”“多卡融合”“視頻能力”等4個公共平臺的資源優勢,并同步開發了手機APP應用,集服務、教育、管理三大功能于一體。廣州的智慧黨建工程,整合黨建網絡資源,建成擁有實時感知、互聯互通、智能分析等14項功能的智慧黨建網絡平臺,實現對各項黨建信息數據的完全鏈接、融合和提取,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基層黨建工作運行網絡。
大數據存儲分析手段的逐步豐富成熟。運用大數據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是搭建治黨數據共享平臺。這需要決策者思維方式和治理架構的變革,又需要強大技術的支撐。目前,大數據儲存、挖掘、計算分析等技術、移動終端和新硬件等大數據設備日益精進。甚至可以說,技術問題已經不是將大數據運用于全面從嚴治黨的主要障礙。
相關大數據和思維方式。第一,隨著政府共享數據平臺的形成,可以以較小的成本,較便利地提取具有黨員身份的相關大數據。而且,在政府和社會治理領域工作的黨員,會在運用大數據進行政府和社會治理中,形成大數據思維方式和提高大數據運用能力,為黨組織運用大數據從嚴治黨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黨員干部的工作生活的網絡化和移動終端新硬件的普及已經產生并正在產生,而且將繼續產生海量的數據。目前這些數據主要被商業網站收集應用。第三,有黨建網絡系統和數據庫、黨建APP、反“四風”App等互聯網+黨建的實踐必然形成大量數據,只是這些數據尚未被重視、收集、儲存和運用,是被忽視的數據金礦。
運用大數據的理論分析。隨著大數據的飛速發展,黨建相關領域的學者開啟了大數據治黨的分析研究。目前在學界已經取得一些實質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