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科學研究的情懷與擔當

2016-05-25 13:11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5-25 13:11:58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趙偉露

  作者:趙淵杰

  今年4月14日,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梁思禮院士走完了他光輝的人生旅程。他參與和見證了我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為中國航天事業奉獻了一生。他常說:“愛國,不需要理由。”習近平同志在唁電中指出:“他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和嚴謹作風令人敬佩。”這一評價,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啟發和激勵。

  科學研究是人類解釋未知、拓展已知、追求真知的理性活動。有人說,科學研究是純粹客觀的,與情感價值無關,超越國家民族。事實上,科學研究絕不僅僅是冰冷的解剖分析、刻板的數據建模,在浩繁的科學知識體系中凝結著科學家對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責任擔當。科學家超乎常人之處在于其無盡的好奇心、嚴謹的思維以及不懈的努力;科學家無異于常人之處在于其豐富的情感,而愛國就是一種最深沉的情感。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往往不僅具有過人的科研攻關能力,還具有令人敬佩的愛國情懷。這樣的科學家,中外歷史上不勝枚舉。當前,科學研究已進入“大科學”時代。“大科學”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大型的儀器裝置以及大規模的科研團隊,往往需要調配全國資源。因而,“大科學”時代的科學研究與國家意志、民族利益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尤其需要科學家以國家目標、民族利益為重,努力提高國家和民族智慧的“海拔”、拓展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縱深。

  愛國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把國家榮譽和國家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有時候就需要放棄個人榮譽、犧牲個人利益,這需要奉獻精神。長期以來,科學研究“西強我弱”,世界一流的科研團隊大多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西方發達國家。對于科學工作者來說,進入一流科研團隊、跟隨引領前沿的導師,對個人發展至關重要。對于許多在海外深造的中國科學工作者來說,是留在國外、享受一流科研資源,最終個人功成名就;還是回到祖國、白手起家,為了國家利益放棄個人利益?這是一個艱難抉擇。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科學家懷揣拳拳報國之心踏上歸途,有的甚至沖破重重阻撓回到祖國,將畢生所學奉獻給祖國的科研事業。他們選擇離開國外世界頂級科研舞臺,是為了讓自己的祖國早日躋身世界科學強國行列。

[責任編輯:趙偉露]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