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科學研究的情懷與擔當

2016-05-25 13:11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5-25 13:11:58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趙偉露

  科研中的奉獻不僅僅是榮譽和利益的犧牲,有時甚至要用生命與時間賽跑。我國著名冶金學家葉渚沛在身患重病赴醫院接受治療前,強忍病痛完成了人生最后一篇論文。他對身邊人說:“請等一等,讓我打好這篇論文再走。這一去,或許再也回不來了。”正是這些科學家的奉獻精神,支撐起大國科技崛起的筋骨,挺立起民族智慧的脊梁。

  科學家有著豐富的情感,但科學研究卻是理性重于感性、嚴謹重于激情。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意氣用事、馬虎大意,一份高質量的數據報告必須以大量的實驗觀察、嚴密的歸納演繹為依據。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為了最精確地測量電子電荷,用7年時間不斷改進實驗方法,不斷更新實驗數據。他說,“要利用現代的手段達到這個時代再也無法改進的結果”。對于科學家來說,嚴謹作風正是愛國情懷、奉獻精神的生動體現。

  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嚴謹作風,對科學家來說十分重要,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又何嘗不重要呢?今天,我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如果每個人都把國家裝在心里,愿意為國家去奉獻,并用工作中的嚴謹作風來體現自己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夢想不能實現呢?

[責任編輯:趙偉露]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