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創新,需要敬畏“不確定性”

2016-05-27 09:41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5-27 09:41:39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趙偉露

  作者:李拯

  科學創新往往是多元嘗試中的勝出者,鼓勵創新不僅要支持大平臺,也要為各種不同的主體提供參與機會

  “又一個學界‘掃地僧’!”去年底,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提振人心。而幾個月后,一項新的基因編輯技術,讓一直默默無聞泡在實驗室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成為“網紅”。好奇的目光開始匯聚:為什么世界級的研究成果,會在一間名不見經傳的實驗室誕生?

  韓春雨坦言,把文章發到世界頂端學術平臺,“沒人信啊”。按照一般的理解,世界級的研究成果,也應該從世界級的實驗室產生。但是,科學創新的成功者,從來就無法“事先指定”。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研究者會選擇不同的理論建構和研究路徑,最終誰能勝出取決于實驗檢驗,而不是經費投入的多少、社會知名度的高下。也就是說,科學創新往往是多元嘗試中的勝出者,具有無法事先認定的不確定性。

  同樣的事在科學史上反復上演。20世紀初,科學家通過精密的實驗測量發現,光在所有的參照系里面保持速度不變,這給經典物理學帶來了顛覆性挑戰。而最終解開困惑的,竟然是瑞士伯爾尼專利局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職員。這位叫做愛因斯坦的年輕人,并不比同時代人更有天賦,他只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假設:時間并不是絕對的,就將物理學帶入相對論時代。科學史上的故事與韓春雨引起轟動一樣,都說明科學創新沒有指定的成功者,它是各種奇思妙想競爭中的勝出者,允許無名英雄橫空出世。因此,鼓勵創新不僅要支持大平臺,也要為各種不同的主體提供參與機會。

[責任編輯:趙偉露]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