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由主義以及新古典主義的處方
新自由主義是目前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自由主義思想,它對中國持續(xù)崛起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一套簡單的解決方案:全面私有化和自由化。新自由主義將私營企業(yè)主導的市場經濟視為理想體系,因此它對任何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案總離不開私有化和自由化。例如,在談到不平等問題時,自由主義專家總是把大型國企私有化作為藥方。當被問及如何緩解不平等時,自由主義者總是回答國企員工獲得了超高的工資。當被問及如何阻止環(huán)境破壞時,自由主義者斷言大型國企利用他們的關系阻撓環(huán)保措施施行,因此將國企私有化也作為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如何阻止腐?。咳绻麌覐膶κ袌龅母深A中撤出,企業(yè)主將沒有動機再向黨和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以獲取許可和訂單。
新自由主義者聲稱,將大型國企私有化將使之變?yōu)楦咝屎蛣?chuàng)新能力的企業(yè)。他們又聲稱,國家取消對于金融部門的管控,使之按照市場原則運行,將改善資本分配,并促進中小企業(yè)融資。他們還聲稱,削減公共投資將會為更具效率的私人投資騰出空間。
新自由主義者給中國開出的藥方,一旦施行就會終結,而不是維持中國的崛起。全面私有化和自由化將會加劇,而不是緩解不平等。1978年之前,中國擁有全亞洲最平等的收入分配。而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的基尼系數(shù)開始飆升,從1992年的0.35增加到當前的0.47(12)。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也表明,快速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政策總會導致不平等加劇,如同1980年后的美國和撒切爾改革之后的英國。私營企業(yè)中管理層和工人收入的差距遠高于國企,因此國企私有化將顯著增加而不是緩解這種不平等。一項研究表明,2005-2010年國企平均支付的薪酬比“生存工資”高三分之一,而中國的私營部門則平均支付比“生存工資”少三分之一的薪酬。[3]
國企私有化不會緩解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一般而言,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中國的大型國企比起私營公司有更好的行為記錄。認為國企的經理人比私企業(yè)主或經理人更加抗拒環(huán)境法規(guī)的假設缺乏依據(jù)。畢竟,遵循環(huán)保法規(guī)對一個企業(yè)來說意味著利潤降低,這一點對于以營利為唯一目的的私企,遠比對于以提升整體經濟福利為目標的國企更具威脅。
通過減弱國家對經濟的管控緩解腐敗同樣也不是一項明智的政策。適宜的國家管控可以大大提高經濟運行業(yè)績,因此對腐敗應采取其他措施,而不能以反腐之名剝除國家所扮演的有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