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修遠之路上的耕耘與遐思

2016-06-14 15: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我有話說
2016-06-14 15:11:1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作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李 民

  艱辛修遠的史學之路使我時時產生無盡的追憶。1959年,我報考南開大學歷史系先秦史專業的研究生,得益于歷史學家王玉哲先生的指導與教誨,奠定了我在古文獻和夏商史方面的研究基礎。1962年研究生畢業后,我借調到中華書局工作,協助顧頡剛先生整理《尚書》,劉起釪先生一同參加。自此之后,我就決定要與中國古史、《尚書》研究打一輩子交道,這成為我從事科研工作的動力。

  走上《尚書》研究之路

  我在中華書局整理《尚書》有兩年多時間,負責整理“商書”5篇。其間,我不僅得到實際操作的機會,又能直接聆聽顧先生的教誨,深受教育,難忘的有三點。

  第一,顧先生教誨我們,做學問要善于從各種見解中汲取有益成分。他要我與劉起釪不斷向王力、陳夢家、夏鼐等相關專家求教。比如為探討宋代學者對《尚書》的解析,我們拜見了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為弄清《尚書》中有關禮樂的內容,我們拜見了音樂史專家陰法魯先生。顧先生要我們虛心聽取各位大家的意見,不放過任何有益于《尚書》整理的地方。

  第二,顧先生做學問一絲不茍,其言傳身教為我們樹立了可貴的楷模。他自著的《〈尚書·大誥〉譯注校評》于1963年就已脫稿,大約30萬字,中華書局已確定出版。突然有一天,他讓我把書稿要回來,說是有一個小問題需要修改,改后我又送到編輯部。如此反反復復,這部書就這樣拖下來,至今稿臥,未能面世。

  第三,顧先生做學問鍥而不舍,學術建樹從不故步自封。顧先生是“古史辨”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古史辨”派的主要觀點在當時背景下有其特殊意義,從“信古”到“疑古”再到“考古”,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顧先生晚年并沒有停留在“疑古”階段,而是不斷重視文獻與考古的結合。例如,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他逐漸改變了早年形成的若干關于夏代和大禹的看法。

  總之,顧先生做學問具有博大的胸懷,他那鍥而不舍、包容求真的品德,給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也深深影響了我畢生的治學之路。

  出土資料與文獻資料相結合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尚書》是最為久遠的歷史文獻之一。然而,《尚書》內容博大精深,文字佶屈聱牙,加之流傳過程中幾多劫難,自然或人為造成的缺佚錯簡,特別是今古文《尚書》的版本、真偽問題錯綜復雜,這些情況使得許多基本問題難有定論。

  在我看來,只有在掌握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準確解釋其內容的實質,正確地判定其制作時代,才能恰如其分地評價《尚書》各篇章的史料價值。例如,《堯典》描寫的現象雖然斑駁陸離,但從中仍能看出堯舜時期氏族制度趨于瓦解、向階級社會過渡的印跡?!队碡暋分信c我國古代經濟、地理等方面有關的歷史資料,應該受到足夠重視,不能因為它成書較晚而抹殺其原始素材的真實性。當然,我們也不能把它全盤視為夏代的信史資料。

  當前的《尚書》研究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譯注與綜合性著作,二是專題研究。關于前者,《尚書》譯注出版了多種本子,顧頡剛、劉起釪的《尚書校釋譯論》是目前最詳盡全面的今譯今注本,為《尚書》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實可信的資料。綜合性研究著作也不少,例如,劉起釪的《尚書學史》《尚書源流及傳本考》等對《尚書》的歷史演進及諸多版本做了全面系統的整理研究。關于專題研究,涉及《尚書》源流、各篇的制作年代,《尚書》中有關先秦時期的政治、文化、禮儀、習俗、法律、語言、文學,以及《尚書》中文獻資料與現今發現的出土文獻、考古資料的關系等,可以說內容豐富、成果眾多、方法多樣。把新材料與《尚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是近年來不容忽視的一個趨勢。尤其是2008年以來不斷公布的“清華簡”,更為《尚書》研究注入了新的內涵,提供了新的詮釋,不僅進一步證實了傳世《古文尚書》之不偽,還可對《尚書》進行修正與增補。與此同時,包括《尚書》在內的古書的流傳情況極為復雜,“清華簡”的問世也證明了這一點。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