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施策突破瓶頸
把農村巨大的需求潛力轉化為現實消費,必須從提高農民購買力、改善農村消費設施條件、優化農村消費環境等方面綜合施策。
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消費能力。農民收入是擴大農村消費的重要前提。要著力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一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二要大力發展農村“雙創”,增強農民創業就業增收能力。支持建設農村“雙創”示范園區和“雙創”孵化平臺,完善支持“雙創”公共服務體系。支持推廣農民創業導師制度,為農民提供可及高效的創業就業輔導。對農民工返鄉創辦的小微企業,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征增值稅、營業稅和各種行政性收費。三要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適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支持農民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改造升級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農業綜合效益。四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高農民財政轉移性收入。
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硬環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是制約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可以為農村消費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一要完善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網絡。實施農村飲水安全、農村道路改造升級、寬帶進村入戶等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工程,完善農村水電路和通訊等管網,提高農村道路等級標準、供電穩定性、供水便利性和家庭互聯網普及率。加強農村物流設施建設,完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二要加快推進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改造工程,加強鄉村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推廣應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建設農村養老服務設施。
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優化農村消費軟環境。制度、政策、信用等軟環境是農村消費的重要支撐。優化農村消費軟環境,可以為釋放農村巨大消費創造良好條件。一要優化制度環境。放寬社會資本進入農村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領域的相關限制,降低農村連鎖經營的物流、稅費等成本,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打造城鄉社區綜合服務平臺。二要優化政策環境。按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提高農村醫保報銷、養老保障和低保水平。落實精準扶貧,加大對貧困人口的幫扶支持力度。三要優化信用環境。加強農村市場治理,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對農村消費市場偽劣和“山寨”等侵權假冒產品打擊力度,確保合格優質產品走進農村市場,維護農村消費市場秩序和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還可開展農村綠色消費信貸試點,引導農民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