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希臘化文明、絲綢之路與文明互動

2016-06-21 11: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我有話說
2016-06-21 11:21:0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作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希臘化文明與絲綢之路”首席專家、南開大學教授 楊巨平

  希臘化文明是在亞歷山大帝國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混合文明,它的出現和形成本身就是希臘古典文明與古代埃及、西亞、印度諸文明互動的結果。希臘化文明之所以能在消失了近兩千年后重新受到學界的重視,同樣是由于它與當時和其后的東方文明產生了程度不同的聯系與互動,在這些文明中留下了比較清晰的印記。甚至在地處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希臘化文明的信息和遺產在古代文獻和歷史遺跡中也依稀可辨。這種具有“全球性”特點的文明互動,顯然與這一時期從中國通向地中海世界的絲綢之路全線貫通有關。帕米爾以東絲路主干道所通過的地區,恰好是這一文明曾經存在和影響的區域。入主這一地區的民族完全有可能最先接觸或接受希臘化文明遺產。

  希臘化與希臘化時代

  所謂“希臘化”一詞,最早出現于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二世在位時組織編譯的希臘語《圣經》中,指非希臘人說希臘語,過希臘人的生活。但將此詞賦予一個時代,則始于19世紀德國歷史學家德羅伊森,他在皇皇三大卷《希臘化史》中首次使用“Hellenismus”來描述亞歷山大及其后繼者們創立的時代。他的“Hellenismus”一詞,既指這個時代,亦指這一時期希臘文化的傳播及其與東方文化的融合。這個詞一出現,即被西方學界所接受。但由于英語中“Hellenism”更多指的是古典時代的希臘文化特征,后來就用另外一個形容詞“Hellenistic”作為對希臘化時代的專用稱謂。現在通行于英語世界的“Hellenistic Civilization”翻譯成中文就是“希臘化文明”。強調時代的“Hellenistic Age”(希臘化時代)和強調地域的“Hellenistic World”(希臘化世界)均由此而來。但在這個時代的時間起止、這個文明的性質上,以及這個世界的構成上,學術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般通行的觀點,是把亞歷山大之死(前323)視為希臘化時代的開始,言外之意是亞歷山大帝國的歷史仍然屬于希臘古典時代的范疇。希臘化時代的下限一般定于公元前30年埃及淪入羅馬帝國之手,最后一個希臘化王國滅亡之時。

  這樣的劃分能否成立,主要取決于如何給希臘化時代定性。如果把它看作一個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的時代,實際上從亞歷山大踏上亞洲大地的那一刻起,這樣的進程就開始了。亞歷山大開始東征的公元前334年,就可視為希臘化時代的開始。亞歷山大一路上不斷被東方的文化傳統所吸引,先是去拜謁埃及的阿蒙神廟,將自己視為“阿蒙—宙斯”之子,后來又接受波斯的宮廷禮儀,并要部下給他行跪拜禮。他任命波斯人擔任總督,將波斯人納入自己的軍隊,倡導與當地婦女通婚。當然,這些東方化或波斯化的做法引起了部下的不滿,但表明他在堅持希臘文化正統地位的同時,也在不斷調整統治政策。這些東方化的政策與其說是對東方文化的接受,不如說是統治異族的需要。

  亞歷山大在征途中建立了數十個以他命名或由他命名的希臘式城市,標志著希臘化世界城市化運動的開啟。這些城鎮后來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絲路重鎮和東西方文化交匯的中心。亞歷山大英年早逝,帝國分裂,但希臘—馬其頓人統治這個世界的格局并未改變。他的后繼者經過數十年的爭斗,最終三分天下。除希臘本土的馬其頓王國在公元前2世紀中期被羅馬征服之外,其余兩個統治東方之地的塞琉古王朝和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堅持到了公元前1世紀的中期或末期。塞琉古王國雖然在公元前3世紀中期,由于帕提亞王國和巴克特里亞王國的獨立,失去了對伊朗以東所謂“上省”的控制,但帕提亞的統治者自稱是“愛希臘者”,對希臘化文化幾乎來者不拒,是一個非希臘人統治的半希臘化國家。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建立者就是原來該地的希臘人總督,該王國先后經歷了三個不同家族的統治,直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被從中國西北地區而來的月氏人所取代。早在公元前2世紀前后,此地的希臘人就開始進入印度。雖然他們孤懸遙遠的東方,不得不接受印度文化,但直至公元前后最后一個印度—希臘人王國消失,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傳統,這一點已被其發行的希臘式錢幣所證明。公元前30年,三大希臘化王國之一的托勒密埃及被羅馬征服,標志著希臘化時代的結束。

  作為這一時代的文明形態,從整體上看,希臘化文明在公元后的歐亞大陸上確實是不復存在了,但文明的影響不會中斷,文明的遺產還在傳播延續。希臘語、希臘式錢幣、希臘藝術、希臘人原來建立的城市都還在西亞、中亞、印度長期存在,或被利用,或被模仿,或被改造,或被發展。所以,就希臘化時代而言,公元前后作為它的結束和下限是成立的,但就希臘化文明的影響而言,可以說一直延續到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崛起。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