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韓愈顛覆“子夏作《序》”與宋代《詩》學格局的確立

2016-06-23 10:15:16來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可見,韓愈顛覆“子夏作《序》”,乃造就了宋代的《詩》學格局——以守《序》與反《序》兩大派別為主。一方面,守《序》派雖推崇《詩序》,但并不盲從,如歐陽修云:“吾于《詩》常以《序》為證也,至其時有小失,隨而正之”(52);程子直言“《序》之誤也”(53);王安石明辨《詩序》未允(54)等,這些意見都是從情理出發,著眼于《詩》本身。另一方面,反《序》派以朱子為代表,否定《詩序》,“以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故主張去《序》說《詩》。朱子著《詩序辨說》專論《詩序》之失,又云:“此《詩》之為經,所以人事浹于下,天道備于上,而無一理之不具也……于是乎章句以綱之,訓詁以紀之,諷詠以昌之,涵濡以體之,察之情性隱微之間,審之言行樞機之始,則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55)這段闡釋中,所提到的“天道”、“理”、“情性”、“言行”及修齊治平,都是屬于理學討論的范疇,朱子已完全是從理學的角度來定義《詩》。朱子反《序》、探求《詩》理,便形成了與《詩經》漢學相抗衡的《詩》學新系統,更成為了元、明兩代奉為圭皋的《詩》學新權威。

  所以,由韓愈所引發的關于《詩序》的爭辯,其實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鼎故革新。在宋代脫離《詩序》、全憑己意解《詩》的過程中,整個《詩》學系統經歷了一次大換血,其本質原因是,宋代以“義理”為核心的新意識形態系統,替換了漢唐以來以“禮樂”為重的舊意識形態系統。漢唐《詩》學總是從政治教化的方面來闡釋;而宋代《詩》學是從“天理人欲”的角度來闡釋。因此,在宋人拋卻《詩序》的背后,本質上是一場意識形態領域“新陽改故陰”的大革命。正是“治宋學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韓氏為之率”(56),中唐是唐、宋變革的過渡階段,韓愈則是啟發宋學的關鍵人物。

  ①劉毓慶:《歷代詩經著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14—15頁。

  ②孔穎達:《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校勘本)》,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69頁。

  ③王肅:《孔子家語》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5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86頁。

  ④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第366頁。

  ⑤《隋書·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18頁。

  ⑥《史記索隱》云:“子夏文學著于四科,序《詩》傳《易》。”見《史記》卷六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20頁。

  ⑦劉毓慶、郭萬金:《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3—24頁。

  ⑧孔穎達:《毛詩正義》,第263頁。關于大、小《序》之分大致有四種觀點,除陸德明所引外,第二種是成伯玙認為,《關雎序》乃《大序》,其余眾篇之前為《小序》(《毛詩指說》,《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冊,第174頁);第三種觀點是朱熹認為,“詩者,志之所之也”至“是謂四始,詩之至也”乃為《大序》,其余為《小序》(《詩序辨說》,《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第56冊,第262頁)。第四種是程大昌認為,“如‘關雎,后妃之德也’,世人之謂小序者,古序也;兩語以外續而申之,謂大序者,宏語也。”(《考古編》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2冊,第10頁)。文中鄭玄所謂的大、小序是指陸德明提及的分法。

  ⑨王鴻緒:《詩經傳說匯纂》卷首下,《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3冊,第1頁。

  ⑩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56頁。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