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土地流轉。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不適應或不利于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迫切需要解決土地流轉問題,以擴大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常熟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競相發展,各展其長,產加銷結合、一二三融合的農業龍頭企業因效益看好而尤為矚目,方興未艾。因此,在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要積極引導土地流轉。土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愿,不能包辦替代或草率從事。同時要統一制定流轉合同,規范流轉行為,完善保障機制,確保規范有序。
提高土地集約經營水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企業,普遍實行適度規模經營,但更重要的是提高集約經營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利用效益。從常熟市18家農業龍頭企業的實際情況看,總的來說集約程度還不算高,加工度、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還比較低。因此,要牢固確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把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使有限的土地提供更多的產出。要借鑒工業經濟產學研結合的經驗,引導和支持農業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協力推動產業融合的科技創新。重視提高種植、養殖水平,開發農產品精深加工、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新技術,培育推廣富有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適合當地種植和休閑采摘的農產品新品種。加強品牌建設,打造更多的名牌產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加強農業職業教育,著力培養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產業融合人才,充實和優化農村科技隊伍,改變僅靠中老年農民搞農業的局面。還要注意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新業態、新模式引入農業,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發展電子商務,完善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
推動土地融資。資金不足是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大瓶頸。在加強金融創新、發展農村金融的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質押貸款,以緩解農業企業的融資難題。當前,國家有關部門允許試點探索,常熟有的商業銀行針對農業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了相應的扶持措施,但前置條件比較多、貸款數額比較小。《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擔保權能”,從國家政策層面上允許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具體探索,積極穩妥地邁出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的步子。根據有關農業企業的要求,建議對有關土地法規作出適當補充和修改,使土地承包權抵押融資有法可依,防范相應的法律風險。并具體研究土地承包經營權價值的評估,注意培訓評估人員,健全評估組織,建立評估規則,逐步完善評估機制,兼顧評估市場的一般規則和農業生產的特殊因素,合理評估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價值。還可依托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監管服務平臺,納入土地承包經營及流轉、抵押等業務,建立統一的操作規程,規范辦事和交易行為。
保護和利用好土地資源。任何經濟社會活動都要嚴格實行保護土地資源這項國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要十分重視土地特別是耕地的節約集約和保護。這不僅是提高農業企業的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且是關乎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和全局利益。對于農業企業來說,在保護耕地方面更有直接的責任。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土地用途的管控,不能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擅自變更土地用途,需要使用土地的,嚴格履行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并加強土地整理和土地改良,提高土地質量和利用效率,防止掠奪式經營。
依法供給土地。土地供給指的是農業企業的加工、儲運、冷藏等設施的用地需求,許多農業企業呼聲較高。我們引導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從中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就要認真研究和妥善處理一些具體問題。在土地供給問題上,總原則是依法辦事,盡力服務。建議在年度建設用地以及通過土地整治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中,適當安排農業企業的建設用地,有些倉儲等設施,有需求無指標,能否在設定用途、時限或不動用混凝土等條件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盡可能滿足其合理用地需求。還要引導農業企業入駐農業園區,共享相關服務場地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