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暢
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李保國,日前被中組部追授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心中裝著百姓,為太行山群眾脫貧致富牽腸掛肚,無償向群眾提供科研成果。他先后舉辦不同層次培訓班800余次,培訓農民群眾9萬多人。35年來,他的足跡踏遍太行山區,經他直接幫扶的村莊三四十個,間接帶動發展起來的村莊上百個,受益群眾10萬多人。這既是其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無私奉獻高尚品質的彰顯,也是其擔當精神的凸顯。
李保國教授身上涌現出來的敢于擔當的精神,恰似一面明亮的鏡子,終讓那些不敢擔當、不愿擔當者羞愧難言、無地自容。
“不怕群眾掉了隊,只怕黨員混百姓;不畏百姓掉鏈子,只畏黨員撂擔子。”顯而易見,黨員缺失擔當精神,這是與謀事創業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或者說,這樣的精神狀態只會貽誤改革發展大業。
培養擔當精神,要義在于培育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的家國情懷。因為富于家國情懷者,必光明磊落、大公無私,而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境界,也就能生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擔當氣度,在困難和矛盾面前動真碰硬、敢抓敢管;因為具有家國情懷者,必心系事業、樂在其中,而一心撲在事業上、一心牽掛老百姓,則必然生就“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責任擔當,以至為自己因辦不好事關群眾利益的事而“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如坐針氈”;因為身具家國情懷者,必“不問前程,只問過程”,而不為自己的功名算計,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只是傾心于事業、醉心于工作,則必然生就“跟我上”的擔當氣魄、“向我看齊”的責任使命,從而在關鍵時刻奮不顧身沖得上、披堅執銳攻得下、斗智斗勇打得贏。事實上,具有擔當精神者也一定能夠因平民情懷而贏得民心、因清正廉明而受到信賴、因心胸博大而凝心聚力。
干事創業呼喚擔當精神,而擔當精神的精髓則在于“講認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認真,就要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問題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困難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錯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這段耐人尋味的講話,既是對共產黨人要有家國情懷的詮釋,更是對共產黨人要有擔當品質和精神的要求。一個共產黨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能否做到主動作為、有所作為,“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就是最重要的參照系和分水嶺。
而今,改革正在往縱深推進,發展的任務越來越繁重艱巨,人民群眾的期待也越來越高。改革要深入,改革者要先行;改革者要先行,共產黨員要垂范。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強化家國情懷,樹立認真態度,發揚擔當精神,以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浩然的正氣,不斷推進改革,不斷加快發展,不斷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繼續譜寫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擔當、樂于擔當、善于擔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