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高舉“黨校姓黨”旗幟
——訪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
清風徐來,綠草茵茵。走進中央黨校潔凈如洗的“綠色校園”,讓人神清氣爽。
矗立在校園中軸線上的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鄧小平三尊偉人雕像,尤為引人注目;他們與東、西兩側學員樓前對稱而立的焦裕祿、谷文昌雕像,共同展示著這所輪訓培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紅色校園”的精神魂魄。
同樣吸引人的,是這里作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主陣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庫”,作為“黨的精神殿堂”磁石般的強大氣場,召喚著全國各級黨校教師和思想理論工作者,關注她、學習她、向她看齊。
“祝愿這本書喚起更多黨員的初心”
7月19日上午,在中央黨校主樓一間簡樸的會議室里,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特意從剛剛散會的會場匆匆趕來,擠出時間熱情接待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曾峻、市委黨校三分校校長朱亮高。
“感謝何校長為我們的新書作序”,曾峻、朱亮高兩位校長借赴京出差之際,從上海帶來了由何校長作序、新近在滬出版的熱銷書《打鐵還需自身硬》。何校長高興地從他們手中接過新書。
據記者了解,“讓黨建理論走出書齋、高樓,走進普通黨員群眾的心中,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是有著多年黨校教研經驗,還始終不懈思考黨校工作創新的曾校長的一個夙愿。不久前,他與曾長期任職組織部門,并從事過數年干教工作的朱亮高商量此事;共同的價值追求,讓他倆一拍即合,決定策劃、編寫一本接地氣的黨員理論教育通俗讀物。
說干就干。曾峻與朱亮高作為主編,很快就組織了市委黨校一批70后、80后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精心撰寫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趕在黨的95歲誕辰前夕,作為向黨的生日獻禮之作,呈現在黨員群眾面前。
應上海市委黨校力邀,何校長欣然為此書撰寫序言。在這篇題為《不忘初心追求崇高》的序言中,何校長用了三句凝煉的話點明主旨,即“不忘初心意味著責任如山”,“不忘初心意味著擔當如鐵”,“不忘初心意味著奉獻如常”。這三句朗朗上口的話,同《打鐵還需自身硬》一起,迅速在上海黨員群眾中走紅。上海黨務工作者高興地說:“中央黨校何校長作序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是一個深入淺出的好讀本;它恰逢其時地幫助我們在學習、領會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在學黨章做合格黨員上,提高了一個層次。”
媒體追著熱點走。上海《解放日報》全文發表了何校長所作的《序》,《文匯報》、《新民晚報》等媒體也先后報導了該書的熱銷。《光明日報》聞訊后,從北京打來電話,征得同意后該報也全文發表了何校長的《序》。
《打鐵還需自身硬》一書深受黨員群眾喜愛,成為圖書市場上的搶手貨。“新書推出不到一個月,首印的三萬冊在半個月中已告售馨,連續重印了三次;目前已發行六萬冊!”朱亮高欣喜地向何校長報告了新書走俏的好消息。
“你們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何校長謙虛地表示說;“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要求我們,黨校工作一定要為黨的事業大局服務;劉云山校長對此也一直抓得很緊。
“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是培養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主陣地。我們干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這是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的。你們編寫的這本書,遵循總書記的要求,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大局,配合中央部署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助于推動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所以能夠得到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的歡迎。”
恰如何校長在《序》中肯定得那樣,“這本書是作者們對新時期黨員隊伍建設的理性思考,既符合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又符合黨員隊伍的現實情況,富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祝愿這本書喚起更多黨員的初心”。
"將黨校圖書館再造為令人向往的精神空間"
由《打鐵還需自身硬》一書,何校長轉而談到剛剛舉行的全國黨校圖書館工作會議。在這次會上,他對全國黨校圖書館工作提出了“堅守、創新”兩項要求。他說,要把全國黨校系統的圖書館,努力建設成為高舉“黨校姓黨”旗幟,以讀者為中心,以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為目標、服務主業主課的現代圖書館。要做到在轉型中堅守,在傳承中創新。
何校長認為,黨校圖書館具有深厚的紅色基因,黨校圖書館工作就是要堅守黨校特色,堅守文化傳承;始終充當馬克思主義的“瞭望塔”、“藏書閣”和“研究室”,成為黨政領導干部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紅色搖籃”。
談到創新,何校長說,黨校圖書館要盡快實現辦館理念、服務模式和工作手段創新。他分析說,“以前去黨校圖書館總是坐滿了人,現在常常是空無一人,這就需要反思,如何適應新的形勢盡快轉型和創新。”近幾年,國內外先進的圖書館都在進行“空間再造”轉型,從以閱覽為主轉向學習和交流為主,將圖書館打造成讀者學習、研討、分享、交流的場所。這兩年,中央黨校著力打造“文化校園”、“書香校園”,校園內的大有書局、二味書屋、學員茶社等已經率先成為宿舍、課堂之外的“第三空間”。而相比之下我們的圖書館在“空間再造”上還需要下更大功夫。各級黨校都要思考,如何利用現有條件和資源,將黨校圖書館再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有吸引力、令人向往的精神空間。
記者了解到,曾峻校長參加了這次黨校圖書館會議,他一邊聽著何校長精到的分析,一邊記下了校長部署工作的思路、重點。在這次會上,上海市委黨校還榮獲了“數字資源建設優秀成果獎”。曾校長當天就將此消息與他摘錄的何校長講話要點,用微信發給同事、同行分享。
“總書記日理萬機那樣忙,還每期都看《學習時報》”
交談中,何校長還關心地與記者探討媒體的轉型、升級。來中央黨校任職后,他把自己對新聞宣傳的重視、對媒體記者的親和作風,也一如既往地帶到了黨的最高學府。他的親和力,破除了不少記者眼中對“紅色殿堂”的神秘感、隔閡感,媒體朋友們喜歡他的真誠、厚道。
記者還不止一次地聽同行說起,何校長親自抓《學習時報》,一點也不亞于抓黨校教研的嚴細作風。每期《學習時報》他都親自看大樣,親自審改文章。為什么?何校長告訴我們:“總書記日理萬機那樣忙,聽說還每期都看《學習時報》。劉云山校長也非常重視《學習時報》,經常提出改進意見。中央領導這樣重視新聞宣傳,為我們樹立了標桿;不認真做好每一期報紙,心里怎能安寧?”
曾峻、朱亮高兩位校長插話說:“《學習時報》辦得好,我們黨校的老師都愛看。在每期報上,我們都能得到來自中央高層、中央黨校的指導,受益非淺”。
記者補充說:“《學習時報》上連載的《外國政要和媒體眼中的習近平》、《習近平:正圓中國夢》和《習近平時代》等作品影響很大,大家都喜歡看;中央黨校網站轉載的《學習時報》上有份量的理論文章,也很受讀者歡迎。”比如,何校長不久前撰寫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想》;近日在報上發表的學習總書記關于凈化政治生態重要思想的《黨內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學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中國共產黨95年來應對危局和困境的偉大實踐及歷史啟示》等;這些文章充分發揮了中央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主陣地的作用,廣受讀者關注;不少黨政領導干部還紛紛在手機朋友圈中轉發,點擊率很高。
對此,何校長表示說:“我們做得還很不夠,《學習時報》也還要在許多方面改進、提高,多向基層同志學習,更多地汲取大家的好經驗、好做法。”
“希望上海黨校在貫徹全國黨校會議精神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何校長還告訴我們,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召開后,各地都在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的重要講話;有許多好的思路、扎實的舉措不斷推出。中央黨校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劉云山校長的要求,擬定一個全面貫徹這次會議精神的《規劃綱要》,為此還將去各地黨校做深入的調研。
“上海黨校工作基礎好,創造了不少好經驗”;何校長關心地向曾峻、朱亮高同志了解上海黨校近況,并進行了交流。在握別時,他還專門囑托兩位上海校長說,“希望上海市委黨校在貫徹、落實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精神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更多的新鮮經驗。屆時我們一定去上海調研,向上海的同志學習。”(鐘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