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以人民為中心是網信事業發展的基本遵循

2016-08-15 09:37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6-08-15 09:37:20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李澍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吳瓊

  習近平同志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重要論述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人民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又在網信事業發展的新格局下,彰顯了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治國理念。建黨95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至上”是貫穿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主旨主線,也是一切文明型公共治理的基本維度。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推動網信事業提供了指導思想和價值導向,是網信事業發展的基本遵循。

  網信事業發展,宗旨在于“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服務百姓、惠及民生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強調:“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政府要最大限度地用好網絡,為人民辦好網絡、管好網絡,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讓網絡真正成為人民政府聽取民意、為民服務的技術管道,成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基礎設施保障和牽動經濟社會新發展的引擎。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對于互聯網企業,要堅持鼓勵支持和規范發展并行、政策引導和依法管理并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提高其使命感與責任感,更好地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網信事業發展,根本在于依靠人民。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網信事業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從網民(群眾)中來到網民(群眾)中去,善于運用網絡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通過加大網絡問政平臺、監督平臺、民生服務平臺建設,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激發人民群眾的創新智慧,釋放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充分發揮好人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構建基于互聯網的網絡社會工作治理體系,真正形成“線上線下同心圓”,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此外,網絡技術的發展也需要依靠人才,需要一大批卓越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和科技人員為促進國家網信事業發展、建設網絡強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網信事業發展,關鍵在于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到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再到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國家都在致力于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同時,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農村地區35.6個百分點,城鄉差距仍然較大。但是,對于那些尚未聯網的中國人來說,“不會上網”、“不愿上網”、“沒有條件上網”等因素正在拉開其與線上人群之間多方面的差距。互聯網的不平衡發展、尤其是城鄉數字鴻溝仍然存在乃至正在加深。讓億萬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需要加大對網信事業的投入力度,補上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短板,以互聯網促進我國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用互聯網推進精準扶貧,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加快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網信事業立足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網信事業應該始終將“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工作的基本遵循。踐行新發展理念,治理與建設并重、正能量與主旋律共鳴,讓互聯網成為惠民、利民、便民的“利器”,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責任編輯:李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