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勛撰文指出,緩解養老金壓力的關鍵在于做好基礎工作。一些業內專家表示,養老金實現全國統籌,增強社保基金各地之間的調劑能力是基礎性條件。同時,完善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保基金機制,則是為降低社保費率可能出現的收支缺口提供基金籌資保障。這兩項基礎性工作到位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才具備既確保基金正常運行,又能全面下調繳費費率的基礎。全國統籌基礎養老金如果實現,起碼能在可見的一段時期內把經費從有結余的省份調到收不抵支的省份,讓社保基金健康地運行。至于國有資本劃撥以充實養老基金,目前,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在加緊推進,意味著一項穩定養老金來源的重要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摘編自《中國經濟時報》
【張寶娟: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存在四大突出問題】張寶娟撰文指出,當前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存在幾個突出問題:內容不夠全面科學。目前的責任制體系中,責任是核心內容,但對責任主體明確、責任劃分、責任履行等內容涉及較少;權責不夠對等均衡。各地普遍強調要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但在實際中存在著不平衡問題;環節不夠銜接配套。目前的責任制體系中,大多聚焦單個環節,比較重視責任分解和考核,但對責任履行、督查、評價、追究等環節比較籠統和模糊,有的環節甚至缺失;運行不夠順暢有序。大部分地方和單位缺乏必要的制度約束和機制保障,導致責任制落實不到位。
摘編自《學習時報》
【羅豪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羅豪才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首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立足點不動搖。“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國情不同,人民需求各異,這決定了每個國家只能走自己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我們應繼續堅持把人權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國情,實事求是推動和發展人權。
摘編自《求是》
(光明網記者 康慧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