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走勢穩得住,又不排除局部景氣
?——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趙振華
■中國經濟增速不會一直往下滑,而是到一個階段保持一段時間,圖形大體呈現不規則的L型。需要指出的是,全國經濟會呈現L型,但不一定每個地區、每個行業都是L型。近幾年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特征之一,就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有些地區經濟增長態勢較好,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地區調整早、調整快
■判斷整體經濟時,不能因為某個地區、某個行業、某個企業的不景氣,就倒推整體經濟不景氣,而需要更準確細致的分析。中國經濟當前表現出的分化態勢,實際上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即新興產業迅速起來、落后產業被淘汰。如果粗放增長還有利潤,它就很難改變;如果沒有利潤,它就必然要改變。可以說,整個經濟在洗牌
G20峰會即將在杭州舉行。在全球經濟持續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外界期待這次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的峰會,能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方向感”。當前,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發展態勢?我們將為世界經濟貢獻怎樣的“中國方案”?記者采訪了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趙振華教授。
經濟增速和以前比降低了但在世界范圍依然是高的
解放新論:有人梳理了國際媒體的報道,歸納出海外人士最關心中國的五件事:位列首位的是經濟增速,接下來分別為環境保護、人口老齡化、社會創新和“一帶一路”。為什么中國經濟如此受到關注?
趙振華:中國經濟穩定對世界經濟穩定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幾個數據可以說明:一是中國進口位居世界第二。二是中國對外投資額去年達到1180億美元。三是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十分之一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預期。
如今,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越來越一體化,具體體現為國內經濟國際化和國際經濟國內化。國內經濟國際化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中國從世界上進口大量商品和服務。國內經濟國際化也如此,一個例子就是中國商品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定將有益于世界經濟。
當前,海外有兩種主要的看法:一是樂觀派,認為中國經濟會帶動世界經濟發展。二是悲觀派,一些人甚至鼓吹中國經濟崩潰論、停滯論、夢魘論等。事實上,這些所謂負面評價都被中國經濟現實中的穩定增長所打破。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雖然下滑,但表現出的最大特征是穩定。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增速開始呈現下滑的趨勢。但總體看,去年增速為6.9%,前幾年大致是7.4%左右,還是穩定的,表現還是不錯。
中國經濟增速和以前比是降低了,但在世界范圍看依然是高的。去年,中國經濟增速低于印度,但印度經濟總量小。從全世界來看,中國經濟增速依然是靠前的,不管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在發達國家。
技術創新有革命性影響有望改變經濟增長軌跡
解放新論:當前談及中國經濟,可能避不開一個關鍵詞——L型。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經濟增長的走勢?
趙振華:權威人士提出的“L型”,其實是對增速放緩趨勢的回答,即中國經濟增速不會一直往下滑,而是到一個階段保持一段時間,圖形大體呈現不規則的L型。
目前,對中國經濟增長趨勢又有一些新看法,但歸納起來依然是幾種觀點:一是悲觀論,認為中國經濟守不住L型,增速還會持續下滑,呈現階梯形。二是中觀論,即經濟將在觸底之后在底部保持一段時間,基本保持L型。三是樂觀論,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是受周期性影響,所以觸底后會形成反彈,呈現U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