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絲路舞起大國魂

2016-09-22 11:13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
2016-09-22 11:13:57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作者:李國文

  有一次,池田大作與湯因比談起華夏文明,忽發奇想,問這位英國歷史學家:閣下如此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給你一次機會,你愿意生活在中國這五千年漫長歷史中的哪個朝代?湯因比略略思索了一下,回答說:要是出現這種可能性的話,也許會選擇唐代。“那么,必定是長安了。”“不。”“很可能在絲綢之路上的某個綠洲定居下來,那里更適宜我進行歷史的思考。”

  那時,連接歐亞兩大陸的廣袤地區,雖然,由漢至唐數百年間,中原與邊外,以及邊外各族之間,斷不了沙場廝殺,兵戎相見;不過,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對于環境的危害,遠不如及工業化三廢的污染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嚴重。所以,仗打完以后,地照樣綠,天照樣藍,空氣照樣清新。

  中古時期的西域,森林的蓄積,植被的完整,水土的保持,雪山的化融,河川湖泊的蒸發和補給,都還處于正常狀態之中,因此,空氣濕潤,溫度均衡,水草充沛,牛羊肥美。可想而知,這一帶的游牧民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食牛羊肉,飲葡萄酒,騎汗血馬,跳胡旋舞,是多么優哉游哉了。加之沒有漢民族那種封建禮教的束縛,自由自在,敢愛敢恨。

  所以,魯迅先生1934年寫給一位日本朋友的信中,不無遺憾地說到:“我為了寫關于唐朝的小說,特地到長安去了一次。到那里一看,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連天空都不像是唐朝的天空。”因此,絕不能以今天基本貧瘠的西部狀況,來想象唐代的西域。湯因比先生不傻,選擇唐代絲綢之路住下來,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

  唐代的中土人,大氣,豪爽;唐代的西域人,浪漫,風流,那真是中國歷史上極輝煌的日子。絲路暢通之際,大漠途中,凡有泉水的地方,都是商隊羈旅所在;雪山腳下,凡掛酒旗的村舍,都會有駝鈴清脆的音響。于是,弦歌嘈雜,觥籌交錯;燈紅酒綠,舄履雜沓。這一切的歡樂,一方面是那亮閃閃的波斯金幣在起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那時充滿開拓精神和冒險意識的旅人們,一種敢于揮霍生命的豪氣。

  人,需要這份豪氣;國家,同樣也需要這份豪氣。

  我想,湯因比先生憧憬的,正是唐代絲綢之路上,那些追趕著夕陽,往西方行進,沐浴著晨光,向東方而來,所有跋涉在雪山、咸湖、芨芨草、砂磧間的勇敢者的那種豪氣。

  那是用腳一步步量出來的悲壯行旅,茫茫大漠中的行人影,千里戈壁里的蹀躞腳印,該留下多少鄉關何處的惆悵、故土家園的相思啊!寂寞的駝鈴,孤獨的行者,陪伴著的只有那長長的影子和渺茫的前程。誰知明天的途中,會不會滿天塵暴,難逃干渴的困境,而于無望中無聲無息地倒斃?會不會風沙裹脅,永遠也到不了下一個驛站,成為一具無名干尸?然而,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不停地往沙漠深處走去,絕不會回頭。

  天高云白,萬里沙塵,長河落日,羌笛聲聲,看著地平線漸漸淡逝的余暉,在寥廓蒼茫中,會不令這位歷史學家,對漢唐帝國這種拓展絲綢之路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自信,更多一些敬意嗎?

  我想,如果湯因比先生選擇公元七世紀,來到天可汗統治下的西域,他也絕不會后悔的。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平東突厥,在蒙古高原設置行政機構。九年(635年)敗西部的吐谷渾。十四年(640年)滅高昌,打通西域門戶。公元七世紀,絲綢之路重現漢代的輝煌。以長安為始發站,出玉門,過敦煌,經焉耆、龜茲、碎葉,可以到大食(阿拉伯帝國)、天竺(南亞次大陸)和更遠的拂菻(拜占庭)。一直到八世紀,絲綢之路曾經是一條充滿生氣的、聯結東西方的紐帶。

  交流從來是相互的,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也是領導潮流的先進國家,就像現在某些同胞,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一樣,彼時的外邦人,也有相信中國月亮比他們那里月亮更圓些的。在唐貞觀年間,“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曾是個極文明的社會,而歐洲的日耳曼、條頓、高盧諸民族,按辜鴻銘先生語,還在“穴居野處,茹毛飲血”呢!這種人類發展過程的“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不平衡,正是歷史的常態。

  漢唐盛世,是一個以寬闊的胸懷向外開放的社會,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一段歷史。湯因比期許的盛唐時代,是通過絲綢之路的交流,在與中西亞接觸碰撞中,使其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上得到進一步質的飛躍。因此,歷史啟示人們,只有秉持互通有無、互利互惠,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文明交流、彼此認同精神,各個國家和民族才能互利共贏、和諧相處,才能真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人間正道,是人類發展、繁榮、進步的光明之路。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平等交流方變得豐富多彩,正所謂“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