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美國“賣官門”事件、高等教育、中國多邊外交、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培育名企、精準扶貧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王鵬:認清美式民主真面目,走好中國自己的道路】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鵬表示,“賣官門”顯示出了美式民主的弊端。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出于宣傳的需要,一面抨擊其他國家的民主情況,一面片面夸大自身的代表性、合法性。美國的選舉無論怎樣選來選去,贏家終究是美國的金融-工商貴族階層。美國政府的權力,也無非是從這個精英群體的左荷包套出來,放到右荷包里。中國人民要看清美式民主的真正面目,與其自我催眠,在大洋彼岸生生虛構出一個絕對民主、徹底清廉的美利堅天堂,然后臨淵羨魚而不可得。真不如退而結網,用中國人自己勤勞的雙手編織屬于我們自己的美好未來、共創美麗中國。
摘編自光明網
【王小梅:向世界高等教育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高教研究》主編王小梅指出,政府要強化依法辦學、依規治理,盡快建立高校分類管理體系,改變評價方式,避免用一把尺子量遍所有高校。要適時、適當引入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通過績效杠桿配置教育資源,激發高校辦學活力。高校要按照國家政策的指引,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緊緊抓住辦學特色形成與發展的核心環節,從辦學理念、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多方面著手,構建有利于推進特色辦學的策略體系,既要充分夯實“同質”的土壤,更要精心培育“特色”的果實。只有高校各具特色、精彩紛呈,才會最終建成我國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體系,才能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向世界高等教育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中國方案”。
摘編自《文匯報》
【黃靜:“克強節奏”體現中國擔當】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黃靜表示,李克強總理此次的聯合國之行,是中國多邊外交的一個成功案例。本次聯合國大會主要關注的是移民、難民問題。對此,李克強總理表示難民的尊嚴需要得到維護,并進行經濟援助,體現了中國外交的大國氣概、大國擔當。在聯合國之行期間,總理出席了多場會見,并主持了一場國際會議,利用多邊場合為雙邊搭臺,在客場上演主場戲,擴大中國外交影響力。此外,總理還與各界人士舉行座談,并參加歡迎宴會,回答現場提問。真正做到“大外交”、“民間外交”、“攻心外交”。
摘編自光明網
【方標軍、丁宏:促進政事分開,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
江蘇文化廳副廳長、黨組成員方標軍,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丁宏認為,建立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與轉變政府職能,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需共同推進、相互促進。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關鍵需要政府下放對文化事業單位的具體管理權限,全面推進公益性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經費保障等制度改革,充分保障事業單位人事、財產管理和業務開展的自主權,避免造成理事會決策無法實施、流于形式、難以發揮作用的局面。但政府同樣需要強化對文化事業單位的宏觀管理,可以作為事業單位提供公益活動的保證者通過委派理事,參與事業單位的決策和監督,促使事業單位成為真正獨立的法人實體。
摘編自《新華日報》
【王祖強:培育一批引領轉型升級的知名企業】
浙江省委黨校經濟教研部主任、教授王祖強指出,浙江要培育知名企業,就要支持企業不斷做大,包括銷售規模、資產規模、利稅規模、創新投入規模,進而不斷做強。要發揮知名企業在促進浙江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主導作用,支持引進知名企業總部,鼓勵知名企業做大總部經濟。支持知名企業實施全球化戰略,收購國外研發機構、品牌營銷網絡,鼓勵支持引進世界500強總部(區域總部)和中國500強總部,按照總部經濟優惠政策給予支持。支持知名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引進行業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創業人才及其團隊,努力培育跨省跨國大企業大集團。
摘編自《浙江日報》
【孫詠梅:精準扶貧要“授人以漁”】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孫詠梅表示,一些貧困地區由于教育水平不高,勞動者素質偏低、缺乏職業技能,形成了“打工沒技術,創業沒思路,務農沒出路”的狀況,這些地區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難度更大。對于這種能力“貧根”,精準扶貧重在“扶智”,提高貧困人口自我脫貧的能力,其重點不在于“授之以魚”,而在于“授之以漁”。要通過勞動素質培養、職業技能培訓、經營意識再造等方式,提升貧困人口的生產技能和競爭能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
(光明網記者 李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