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汪俊執(zhí)導、黃磊、海清、朱媛媛、張子楓等主演的電視劇《小別離》正在搜狐視頻以及北京、浙江衛(wèi)視兩大衛(wèi)視同步熱播中。盡管今年暑期檔,前有玄幻題材劇扎堆,后有奧運的收視分流,但關注現(xiàn)實題材的《小別離》自8月15日開播以來一直穩(wěn)居收視前茅。
《小別離》是中國第一部聚焦當下低齡留學熱現(xiàn)狀的電視劇。該劇從學渣、學人、學霸三個身處中考期的少年要不要留學為題,從富豪、中產(chǎn)、平民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切入,深入探討了應試教育、青春期、中年危機、職場危機、婚姻困境、金錢需求等社會現(xiàn)實問題。對現(xiàn)實生活白描化的呈現(xiàn),尤其是針對應試教育的臺詞,讓不少觀眾大呼“我家也是這樣的”,代入感十足。更為難得的是,該劇對這些社會性極強的話題堅持只展示、不評判的態(tài)度,堪稱業(yè)界良心。幾乎零差評的口碑也折射出下當下觀眾對優(yōu)秀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饑渴。
《小別離》現(xiàn)實的白描化呈現(xiàn) 讓觀眾很有代入感
中國式別離 小題材以深度內容取勝
《小別離》改編自杭州媒體人魯引弓的同名小說,當時他只花了17天寫就了12萬字。后來小說于2015年3月在文學雙月刊《江南》上發(fā)表,引來6家影視公司爭相購買版權。一方面說明當下影視圈對現(xiàn)實題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原著小說的魅力。而小說中,所闡述的主題“世上所有的愛都向團聚,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別離”,也非常符合當代中國式“愛的教育”——父母把一切最好的給了孩子,只為了他們在離開父母后可以生活的更好。
其實,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素有“父母在,不遠游”之說,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人把留學當成改變家庭命運、提升家庭階層的捷徑。根據(jù)2014年一份《中國低齡留學生報告》顯示,大約有三成的城市初中生選擇到國外讀高中,這個數(shù)字還在不斷的增長中。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去國離鄉(xiāng)之后忙著適應新生活,品味獨自成長的孤獨,反而沒空考慮離愁別緒。而父母們要面對孩子留學帶來的親情、金錢的壓力,從而形成獨特的中國式小別離。
在此基礎上,總編劇何睛選擇走抓住原著主題路線,打造笑中有淚的高級喜劇。她帶著助手采訪無數(shù)留學生家庭,最終確定故事在學渣、學人、學霸三種校園中最常見的少年展開,而三人對應的富人、中產(chǎn)和平民三個階層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在富人家庭,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父親與小自己二十歲的女碩士結婚,但前妻留下的學渣兒子為獲得父親的愛,整天調皮搗蛋,誤傷后媽和弟弟。父親想把兒子送出國一了百了,但孩子卻覺得自己被拋棄,內心受到傷害。
中產(chǎn)家庭的孩子成績中上,努力一把就能進市重點,強勢虎媽不允許孩子的人生出現(xiàn)偏差,于是加強管束,只看分數(shù)。恰逢孩子正值青春期,處處與父母斗智斗勇,慈父嚴母越來越糾結,拿不準到底是讓孩子留在國內繼續(xù)接受精英教育,還是早點出國見世面。在平民家庭里,學霸女兒不留學可惜,留學又沒有金錢支持,人窮志短的媽媽想把女兒過繼給國外的親戚,而爸爸認為“有錢任性,沒錢認命”強烈反對,兩口子差點以離婚收場。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的表層下,折射出的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矛盾、是“拼爹”還是拼個人努力等等社會問題,讓人不得不深思。
劇中富人、中產(chǎn)、平民三個家庭很具代表性
雙向視角 關注成人與孩子的“成長”
盡管《小別離》的初衷是關注孩子留不留學的問題,但由此而生出的內容具有普世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教育問題等等放之四海皆準。與之前大受好評的同類題材電視劇《虎媽貓爸》相比,《小別離》加重表現(xiàn)孩子一方的心理成長與處境,在戲份的分割上更傾向于《家有兒女》,父母與孩子各占一半。一方面講述三個孩子在學業(yè)、父母的雙重壓力下尋找努力自我,借由養(yǎng)寵物、追星、寫連載小說、青春期愛情萌動等一系列事件,表達他們在渴望獨立,渴望獲得父母尊重的意愿。另一方面,生活進入坦途期的父母們同樣身處困境: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兒女要操心,夫妻情感進入疲憊期,職場競爭壓力大,一點點小事都可能引發(fā)不可預知的人生危機。
劇中的三對夫妻都遭遇各種不同的婚姻問題,僅僅是留學這一件事,就差點導致平民家庭的分崩離析。在雙向的表達中,既看到成人世界的不容易,也讓父母理解孩子在學業(yè)上的艱難、對青春期的困惑,可以說是實現(xiàn)了兩代人的有效溝通,實現(xiàn)父母與兒女的共同“成長”。
從某種程度來說,《小別離》也是導演汪俊與演員黃磊之前合作的《夫妻那點兒事》的升級版,即從如何生孩子到如何養(yǎng)育孩子。在劇中的成年人們并不是天生的父母,在教育上也是摸索著前行,尤其是對于留學這件事,父母與孩子同樣面對未知。留在國內,就要接受應試教育的壓力,接受日后別人“拼爹”你出力的局面;而出國也同樣莫測,劇中公司老總女兒出國留學后受到校園暴力而患上抑郁癥,可不僅僅是針對董文潔一個人的警示。
《小別離》揭社會現(xiàn)實 走輕喜劇路線
陣容和諧 精準展示現(xiàn)實生活百態(tài)
《小別離》是導演汪俊與演員黃磊的第五次合作,延續(xù)的是兩人之前《夫妻那點事兒》《我愛男閨蜜》揭示社會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輕喜劇路線。黃磊在劇中扮演的眼科醫(yī)生方園,依然是他近年來擅長的逗趣忠厚好男人形象,把女兒當朋友的相處方式也與他在《爸爸去哪兒》與女兒多多的互動相似。其實黃磊很早就進入《小別離》的創(chuàng)作中,整部劇“笑中帶淚”的基調就是由其確定的,也許他正是想借這劇來提前演練一下低齡學童留學之苦,畢竟多多也10歲了。
該劇的另一大看點是“國民爸爸”黃磊與“國民媳婦”海清的師徒合作,而且黃磊這次甘當“妻管嚴”,把海清扮演的女強人董文潔捧成了“女王”。兩人互相激發(fā)式表演,已達教科書級別。扮演女兒朵朵的張子楓與劇中人同齡,只有14歲,但戲齡足足有7年,表演經(jīng)驗豐富。她曾與海清在《心術》里的有過合作,這次演母女默契感不少,尤其是母女兩人因為學習成績斗法時,非常真實。此外,朱媛媛、韓青、導演汪俊等成年演員戲量足,胡先煦、趙今麥等小演員表演有靈性,共同撐起了這部今年暑期檔難得的佳作。
當然,也許是因為《小別離》的題材還是太過現(xiàn)實,即使有當紅組合TFBOYS來客串扮演校園明星,可能對于多數(shù)90后00后而言,還是離他們的生活略遠。不過,就收視上來說,在奧運會火熱賽事的壓力下,《小別離》實現(xiàn)收視與口碑的雙贏,這就足夠了。(錦城/文)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wǎng) | 報網(wǎng)動態(tài)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wǎng)郵箱 | 網(wǎng)站地圖
光明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