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軍委政治工作部話劇團聯手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創作排演的敘述體話劇《從湘江到遵義》昨晚在京成功首演。該劇由著名導演宮曉東執導,特邀國內著名燈光設計邢辛擔任燈光設計、著名編導孫涓涓任形體設計。話劇團集結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組成了最強演出陣容,魏積安、劉勁、梅麗萍、趙旭、劉大為,曾永醍等同臺獻技,還特邀著名軍隊話劇表演藝術家洪濤,王玉孝,浙江省話劇團魏鵬等優秀青年演員加盟。
創作團隊重走長征 書寫信仰之旅
精彩劇照
為搞好該劇的劇本創作,主創團隊從年初開始,先后研讀數十部歷史資料和文藝作品,聘請著名作家、長征專家王樹增擔任文學顧問,今年4月,編劇王宏、李寶群,肖力,導演宮曉東等一行數人風雨兼程,沿紅軍長征從湘江到遵義的路線進入深入采訪、體驗生活,從廣西的興安、全州、龍勝到湖南的通道,貴州的甕安猴場、黎平、烏江,遵義,翻越婁山關,探訪赤水河,行程2000多公里,采訪相關人員100多人次,參觀紅軍紀念館十余個,祭拜紅軍陵墓數十處,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為劇本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型敘述體話劇《從湘江到遵義》以重溫長征精神,重鑄中國人信仰之魂為指導思想,不以簡單化地再現長征為目的,立足于以現代人的思考,以現代戲劇的方式進行現代表達。該劇選擇的“從湘江到遵義”這一時段是長征中極為獨特極為嚴峻的一段——紅軍從江西于都出發,在廣西湘江遭到了從未有過的慘敗,部隊損失嚴重,犧牲巨大,出發前的八萬多紅軍只剩下三萬余人,而且前途未卜,路怎么走,向什么地方去,外部有多路強敵圍追堵截,內部思想不統一,斗爭激烈,上至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紅軍高層領袖,下至普通紅軍指戰員都承受著巨大的考驗,內心都涌動著猛烈的精神風暴……他們是靠著堅定的革命信仰和人生信念走出困境的,將這段歲月,將他們的精神搬上舞臺將給今天的人們以啟示和震撼。重新喚起人們對崇高信仰的敬畏之心,剌痛我們民族麻木的神經,召喚信仰回歸,召喚中華民族以強大的精神偉力投入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
探索敘述體話劇新路 雕鑄歷史人物群像
精彩劇照
《從湘江到遵義》在藝術上大膽突破傳統寫作模式,追求傳統與現代,再現與表現,寫實與寫意的高度結合,力求進行全新的藝術呈現和全方位的藝術突破。該劇采用敘述體,史詩劇、思辨體戲劇相結合的全新戲劇結構,不采用相對單薄的單一化的線性敘事結構,多點多線,塊面結合。劇中人物在演出進程中既是敘述主體,也是戲劇角色,在情境中展開戲劇行動,他們的內心世界,思想與情感不斷外化于敘述體的“河流”之中,在這一獨特的現代結構樣式中,仍以寫人,表現人的情感世界為中心,全力塑造一批有血肉,有溫度,有筋骨,有鮮明個性和豐富內心世界的人物。
劇中人物既有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朱德,博古,李德等領袖人物群體,也有紅軍指戰員群體,如被俘后絞斷腸子英勇犧牲的紅軍師長,年青美麗充滿夢想的紅軍女戰士,一度害怕想逃離隊伍的民夫,強渡烏江時勇護浮橋壯烈犧牲的娃娃兵,黎平城中的德藉傳教士,守望在家鄉瑞金的老母親等。湘江慘敗的尖銳情境中,人們都在思考,都在選擇……每個群體都有他們的故事,都有他們的心路歷程。他們經歷了從迷惘,困惑,焦灼,痛苦到堅定信仰,堅定理想信念,或以艱難的思想斗爭,或以英勇的流血犧牲,共同尋覓著前方的路。這是一群有使命感,有擔當的尋路者和先行者,一群偉大的“信仰戰士”。他們一路走來,最終迎來遵義會議——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曙光。
構建雄渾凝重、詩化寫意的現代舞臺
精彩劇照
藝術風格上,追求雄渾凝重,深刻真摯的整體風格,將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相結合,將大氣磅礴,鐵血激情與精雕細刻,細膩生動相結合。采用了具有現代理念的全新舞臺設計,整體上是寫意的,局部卻是相當有歷史質感和寫實性。舞臺時空不同于傳統戲劇的時空構置,十分自由靈動,生者與死者之間,領袖和官兵,百姓之間,親人之間超時空心靈對話,展開人物心理空間的精神風暴。有時還讓人物的思緒穿越歷史,進入八十年后的現代社會,回望當年,直面當下。
情節走向上,從湘江戰役寫起,以“湘江慘敗”——“翻越老山界”——“通道轉兵”——“黎平會議”——“強渡烏江天險”——“挺進遵義城,召開遵義會議”為全劇敘事支點和基本背景,構成全劇的“中軸線”。在上述敘事線路和敘說走向上,各種人物及他們的故事,命運,心理有機組成一個整體,時而各自展開,時而互相交叉,其中有領袖群體面對失敗,堅守信仰,勇敢追求真理,尋找正確道路的艱難抉擇,也有他們個人生命情懷的生動展現,也有紅軍將士在困境中忠誠,絕決,浴血奮戰,鐵血犧牲。既有令人回腸蕩氣的大生大死,大情大愛,也有人物心靈深處的大思考,思想上的大交鋒,更有濃烈感人的戰友情,母子情,夫妻情,兄弟姐妹情等情感戲。當年的民歌,舞蹈,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毛澤東的長征詩詞等也被化入劇中,形成了本劇獨有的藝術樣態。
組建最強陣容 催生藝術佳作
創作初期,敘述體話劇《從湘江到遵義》就從國內數百個原創劇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了文化部2016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創作扶植劇目。
文化部和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先后召開了國內、軍內專家參加的劇本研討會。創作團隊連續奮戰,十易其稿,最終完成了排演劇本。
專家們一致認為:話劇《從湘江到遵義》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劇本,在眾多同類題材的創作作品中,該劇本是最有特點,最有當代意識的。該劇選取從湘江到遵義這一長征中的特定歷史時段,創作者以嚴謹的創作態度,嶄新的視角,強烈的現代意識,鮮明的藝術個性,成功地展現了這一特定時段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豐富的思想內涵,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有著極強的歷史感和當代性,并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將詩情和哲理相結合,將史詩性和思辨性相結合,是有突破,有創新,有深度的力作。
目前,該劇已完成排練工作,將于9月底10月初在北京進行首輪演出,計劃于11月進行第二輪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