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由淺層嵌入到深層嵌入。多民族社區如果只是居民的組成具有多民族特點,那么只具有形式上的嵌入,而應當走進社區居民的心里,通過文化熏陶打造法治文化,從形式上淺層嵌入到文化、心理、宗教層面深層次地嵌入。第一,加強宣傳,營造民族團結、民族和諧、法治建設的氛圍。“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民族意識相比,“三大意識”的強弱關系到各民族對國家和國族的認同問題,進而關系到各民族對國家的忠誠問題及對維持國家統一和穩定的支持度問題。第二,組織法治宣講、民族宗教知識普及,建立“社區講堂”,增加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讓法治文化作品走進社區,特別要注意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并用,必要時可用雙語表達,要通過宣傳讓社區居民看得懂、聽得懂,以居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揚法治內容。第三,利用社區教居民唱少數民族歌曲、學跳少數民族舞蹈,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以文化方式解決融合問題。第四,解決社區居民矛盾時,通過各種基層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爭取小問題不出社區,充分發揮“四老”人員作用,積極參與不同民族之間居民矛盾調解,形成尊法、用法的習慣。第五,充分利用社區不同民族居民來自各行各業的優勢,組成法治服務志愿隊,為社區居民進行法律服務。社區可提供適當的人力、物力、場地的幫助。
三要由微觀嵌入到宏觀嵌入。社區既有機構設置含義,還有地理區劃內涵。新疆正在不斷推進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從人、財、物三方面不斷充實基層力量。社區工作人員逐年增加,多的近上百人,從事工作多達近百項,不斷壯大社區法治力量,從一地一區微觀層面嵌入到“一帶一路”核心區全國層面嵌入,完成全國各地接受、促進新疆少數民族的自然融和。
四要科學立法鞏固社區。圍繞“嵌入式”多民族社區的發展,從立法層面鞏固、規范社區的治理服務。一是分層立法。全國人大根據當前的形勢發展及時修訂199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需要明確社區的法律地位、職能、工作措施、獎懲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規范社區工作。民族自治區人大根據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結合多民族現狀和社會穩定的需要,及時制定“嵌入式”多民族社區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細社區工作、要求,為推進社區工作提供法律、法規保障。設區的市、自治州人大,可以根據本地區民族比例特點、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制定細化適合本地的“嵌入式”多民族社區管理辦法。通過人大立法,解決“嵌入式”多民族社區管理不規范、無操作性強的依據等問題,從法律層面規范“嵌入式”多民族社區管理工作。在具體執行過程,根據發現問題,由自治區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政府制定不同層級的規章。嚴密的科學立法,是保障“嵌入式”多民族社區有序、規范發展的保證。
【注:本文系新疆法學會2015年度課題資助一般項目“新疆構建‘嵌入式’多民族居住社區法治環境研究”(項目編號:XF2015B0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王威:《社區法治建設及其法治環境研究》,《重慶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②牛長振:《民族互嵌,配套機制是關鍵》,《環球時報》,2015年4月30日。
③張會龍: 《論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基本概念、國際經驗與建設構想》,《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