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古老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共鳴

2016-09-30 17:33 來源:中國藝術報  我有話說
2016-09-30 17:33:03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責任編輯:劉冰雅

古老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共鳴

——記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主賓國法國相關展陳

????“展品品類豐富,規模宏大,這次文博會,可謂囊括‘上下五千年,東西三萬里’ 。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副總經理馬瑞青如此描述由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中國貿促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此次從9月20日至10月7日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辦的以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盛會,圍繞絲綢之路文化年展和高級別論壇兩項核心活動展開,以室內展示面積2 . 8萬平方米、室外展示面積8000平方米的33個展覽匯聚61國(地) 8500件藝術精品和重要文物對話敦煌。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作為文化年展的總策劃單位,其副總經理閻東介紹說,本次文化年展旨在通過匯聚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藝術精品,緊緊圍繞“彰顯絲路精神,推進融合發展”主題,展現絲路文化的多樣包容、璀璨絢爛,與高級別論壇相呼應、相印證,有力促進文明互鑒、合作交流、共同發展。

????法國作為首屆敦煌文博會的主賓國,帶來了近400件藝術精品,旨在全面展示法國文化及其與絲綢之路的關系。其中包括巴勃羅·畢加索、歐仁·德拉克洛瓦、保羅·特魯伊貝爾、尤金·伊沙貝、羅伯特·弗勒利、伯納德·皮卡、皮埃爾·米亞等多位法國藝術名家的油畫、素描作品和法國里昂絲綢博物館、巴斯德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的古董藏品,在各個涉及中外交流主題的展覽中頗為聲勢浩大、吸引眼球。

????“文博會所描繪的這條魅力和神奇之路,曾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歐洲藝術、詩賦、語言和精神上的想象力。絲綢之路從來就不僅僅是商貿的軸心,在漫長的8個世紀過程中,它使法國與中國和中亞地區,佛教、儒學乃至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文化與文明展開了對話。可以說,若沒有絲綢之路,法國的文化將有可能不完全是當今的形態。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談到絲綢之路這一“關鍵詞”時如是說。

????法國主賓國展“文明之旅魅力法國”用2000平方米展場、 400余件展品告訴觀眾絲綢之路和法國的淵源——展覽通過照片、視頻、互動展板及實物等方式,集中展示了法國的繪畫、建筑、攝影、漫畫、設計、音樂、電影、美食、時尚文化,立體性呈現法國古今面貌。展覽由包括80張法國古城照片、 28張文化遺產照片、 41件法國古董組成的“古老法國” ,敦煌采風攝影、重走絲綢之路攝影作品為主的“絲路有邦” ,羅納-阿爾卑斯大區絲綢之路相關工藝品、里昂絲綢博物館展品、阿爾薩斯大區的玻璃水晶展品、弗朗什-孔第大區皮具展品組成的“魅力大區” , 130張法國創意攝影作品、巴斯德博物館收藏的攝影作品、 15塊展板的法國教育發展署站臺、法國旅游發展署展臺和交流互動廳組成的“相約法國” 4個板塊構成。

????同時,法國主賓國項目還包括一系列演出,旨在表明國際間的音樂交流體現著絲綢之路的文化大融合這一理念——茨崗音樂樂隊Lo’Jo探索世界各地音色,其表演與絲綢之路上富有創造性的游歷形成了絕妙的吻合;而中國古琴與二胡演奏家果敢和大提琴家亞德里安·弗拉斯-松貝的二重奏,則向公眾提供了豐富的東西方文化對話的最新佐證。“中國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法國則是絲綢之路的終點之一,以絲綢之路為紐帶,此次展覽全面展示了法國的歷史、人文和藝術。 ”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專員黎靜說。

????中法關系緣起于蒙古帝國西征。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逐步開啟了中法外交關系以及經濟、文化往來。中法文化交流在17、 18世紀最具意義的是法國漢學的創立和法國的“中國熱” 。如果說中國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那么法國里昂則是它在西方的終點之一,也是中國絲綢產品在歐洲的集散中心。從16世紀起原產自中國的珍貴絲織品于中世紀末期開始在歐洲生產。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指示下,高貴錦緞的織造業和絲綢技術在里昂逐漸發展起來,里昂絲織工人的技藝突飛猛進:從1665年起,不僅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居所使用里昂生產的絲織品進行裝潢,甚至歐洲其他國家的王室也前往里昂采選購買。

????1811年,為裝飾凡爾賽宮中皇后居所第四間小客廳,凡爾賽宮向格朗·弗雷爾工廠訂購了一批物品,展覽中展示的“淡紫色背景、帶雪花圖案的黃色綢緞”就是其中之一。這件編織品幅寬非比尋常,達到74厘米;黃色緞面上以丁香色為底色,配以葉飾、花束與繡球花圖案。18個月的制作工期結束后, 1812年7月22日,這件織物編織完成,從里昂運出。然而,拿破侖一世重修凡爾賽宮的計劃并未實現,所以它在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之前未使用。幾經輾轉,這件編織品被送到愛麗舍宮,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于1849年夏天決定將這一文物用于裝飾愛麗舍宮一層大客廳,也就是今天的“金廳” 。展覽的文物表明,紡織原材料或成品已無需從絲綢之路進口,但位于世界兩端的里昂和中國都始終保持著優秀的織造傳統。圍繞這個共同點,近代新絲綢之路讓雙方擁有了一次相互欣賞和交流的機會,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展覽同樣展示了法國攝影師奧利維埃·羅勒拍攝的甘肅風景,沙丘、小道,包括公路的一些細節,這些攝影作品有著如織物一般的復雜紋理;他將視角投向了亞洲風景,把這些風景納入了一個法國人的視覺構圖之中。同樣記錄了一段絲綢之路歷史的是有關雪鐵龍的故事——在展覽中,一輛古老的老爺車成為眾人焦點,這輛85歲高齡的老家伙是1931年法國雪鐵龍公司為“東方之旅3號任務”亞洲探險活動而特制的。這款車型為P 19 b的雪鐵龍履帶車是公司老板安德烈·雪鐵龍所秉持的“汽車是人類進行探索發現的理想工具”的信念的明證,亦可以是國家間文化相互往來的首選方式。因此,繼1922年穿越撒哈拉沙漠以及1924年的“非洲之旅”獲得成功后,安德烈·雪鐵龍希望探索更遙遠的大陸,他的目標是亞洲。

????據馬瑞青介紹, 1931年初,兩個雪鐵龍車隊的40名隊員,從兩個方向踏上了他們的穿越中亞之旅。當年4月4日,“帕米爾車隊”正式從貝魯特出發,沿大馬士革、巴格達、德黑蘭、赫拉特、坎大哈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4月6日, “中國車隊”從天津啟程。1931年10月8日,兩隊人馬在新疆喀什附近的阿克蘇會師,經蒙古向北京進發。1932年2月12日,經過1 . 2萬公里和13個月的艱苦跋涉,“帕米爾車隊”于“東方之旅”的第315天抵達北京;在當時的這支車隊中,有14輛這樣的履帶車。這次探險途經多個古代絲綢之路國家,不僅記錄了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也展現了一種開放與包容并存的文化精神。

????一個展館,濃縮了古老絲綢之路上中國與法國文化共鳴、文化共生、文明共匯的故事,也啟迪人們在新的歷史時代不斷交流與合作、繼承與創新。而今,絲綢之路為經濟交流和基礎設施建設開辟了新的前景,也為兩國未來的合作提供了極其肥沃的土壤——利用新技術對文化遺產的再發現、尊重環保型的城市與鄉村發展、藝術家之間持續的交流…… “這種歷史的關聯性對于我們的后代是充滿生機和意義深遠的;我們希望在一個相互聯通、紛繁復雜的世界里將其發揚光大。因為在這樣一個世界里,尋根覓源對每一個人而言,都與文明對話緊密相連,而文明對話作為和平與和諧的載體,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 ”顧山說。(張亞萌)

[責任編輯:劉冰雅]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