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黑名單”制度、經濟發展、垃圾處理、檢察資源、企業運營成本、農業保險體系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朱巍:“黑名單”制度讓法治與誠信回歸直播市場】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明文要求建立失信主播的“黑名單”制度對規范直播市場有重大意義。黑名單制度在網絡直播行業中的意義與其他行業不一樣,很多網絡平臺為了商業利益,不惜違背法律底線去“留住”能夠“獲利”的網絡主播,即便明知某些主播是“問題主播”,平臺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因為擔心主播們會“跳槽”去別的平臺。建立黑名單制度后,對納入黑名單的主播將“禁止重新注冊賬號”,并向省級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報告。這樣一來,“黑名單主播”將不能肆意以“用腳投票”來“要挾”平臺,也就讓法治與誠信重新回歸到直播市場。
摘編自光明網
【李佐軍:調動城鄉居民創業和工作的積極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指出,經濟發展離不開每個城鄉居民,什么事都是人干出來的,企業和政府也是由一個個居民組成的組織。抓住居民也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細胞。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可將居民分為創業者和職員或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對于城鄉創業者來說,要通過改革保障其產權、自由擇業權,減輕其稅費負擔,方便其融資,寬容其失敗等。對城鄉居民來說,要通過改革保障其生存權、所有權或產權、自由遷徙權、平等福利享有權、平等受教育權等,按照付出與回報對稱原則,激勵其努力工作。
摘編自《中國經濟時報》
【熊孟清、楊雪峰:供給與需求相分離不利于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
熊孟清、楊雪峰表示,垃圾處理企業只需要面向政府,完成政府送來的垃圾處理任務,達到政府規定的處理標準和向政府領取服務費(處理費);而政府負責將垃圾分配給垃圾處理企業,實則是負責向垃圾處理服務的需求者分配垃圾處理服務,亦即垃圾處理服務的需求者(同時也是垃圾排放者)也只需要面向政府。這是目前廣泛實行的政府購買與分配垃圾處理服務的垃圾處理組織形式。垃圾處理服務的需求者與供給者被政府分離,既不直接交易,也不直接協商價格、服務要求等供需事項,致使垃圾處理失去了應有的經濟活動和市場行為的要素,加深了垃圾處理似乎只是政府管理和社會公益活動的印象,阻礙了垃圾處理、管理向垃圾治理的轉變,不利于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
摘編自《中國環境報》
【李樂平:樹立良好檢察組織形象是配置檢察資源的最高管理目標】
蘇州大學檢察研究中心主任李樂平表示,公共關系具有管理職能,其目標在于使資源配置和關系管理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檢察公共關系同樣具有管理職能,其目標在于使檢察的制度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配置與檢察公共關系管理產生檢察公信效益。反言之,樹立良好檢察組織形象是檢察公共關系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檢察公共關系建設和構建的根本目標。檢察組織的形象樹立不僅是貫穿檢察公共關系理論與運作的一條主線,也是優化配置檢察資源的最高管理目標。
摘編自《檢察日報》
【聶獻忠:降低中小企業運營壓力】
浙江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聶獻忠指出,要降行業平均成本,提升浙江省行業競爭力,就要加大支持中小企業創新融資。鼓勵各地借助資本化,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直接融資,對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并購貸款,支持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進一步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制造業用地價格,提高小微企業稅收減免征收標準。減輕稅費負擔,取消行政事業性檢測費、檢驗費等,取消小微企業教育附加、水利建設、文化建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費用。鼓勵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文化創意、科研、健康養老、房屋租賃、工業旅游、眾創空間、現代服務業、“互聯網+”新業態,免征補繳土地價款差額。
摘編自《浙江日報》
【熊劍波:構建農業保險體系,市場與政府不可缺位】
湖南大學法學院熊劍波認為,構建農業保險綜合保障體系。在做好初級農業保險的基礎上,加快發展農業再保險和巨災保險,形成業務明確、權責清晰、保障充分的三級風險保障體系。同時,發展農業保險社會化服務,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提高農業保險經辦效率和公信力。需要強調的是,發展農業保險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政府部門應按照放管結合的思路,正確把握市場準入、稅費優惠、信貸支持、再保險發展和巨災防范等具體政策目標,強化涉及全局性和公共性政策制度的頂層設計和宏觀調控;對微觀領域的市場活動,實行事中、事后監管,著力培育公平、合理、有序的農業保險市場秩序和環境。
摘編自《人民日報》
(光明網記者 李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