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20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亞太中心)與新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合作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文化交流活動”在新西蘭惠靈頓、奧克蘭舉辦。
本次活動為期6天,是亞太中心首次赴新西蘭與我海外文化中心共同主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交流,得到了我駐新西蘭使館及駐奧克蘭總領館的支持。活動由亞太中心攜“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鈞天坊,聚焦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古琴,以主題講座、古琴演出、互動交流等形式開展,充分宣傳展示古琴藝術理論、古琴傳統制作技藝和演奏技藝,以及古琴在當代生活中的文化作用,宣傳推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文化交流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文化交流活動 認真聆聽講座的觀眾
以“天地精神,人文情懷”為主題,鈞天坊一行分別在新西蘭國家博物館(蒂帕帕博物館)、奧克蘭大學孔子學院、奧克蘭大都會博物館進行了3場古琴講座及展示活動,并與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音樂學院進行了學術交流。通過古琴講座,古琴獨奏、古琴合奏展示,配合古琴與人聲、簫、吉他等多種演奏形式,本次文化交流活動積極宣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獲得了中新觀眾的一致好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亞太中心)是根據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協議在華成立的唯一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國際機構。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于2003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