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渝 文
在重慶南岸區有一個微型企業孵化基地,它地處南岸區的文化、商貿中心地帶,交通便捷,配套設施完善。該基地于201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個專門為微型文化企業和初創文化企業生成發展提供低成本和全方位服務的孵化平臺,目前已成功創建重慶市重點微企孵化園、重慶市科技孵化器、重慶市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重慶市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孵化基地由南岸區南坪街道建設管理,布局合理,一站式服務大廳、會議室、活動室、企業成果展示區等設施一應俱全。孵化基地內部面積5000平方米,可供138戶微型企業辦公使用。此外,孵化基地還開通了小微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了小微企業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建成了“江南紅創客根據地”,設立了創客平臺(政務服務站)、創客空間(創業工作室)、創客家園(活動室)、創客驛站(休閑書吧)和創客樂園(文體活動室)。
對接企業與政府 優化成長環境
為了給小微文化企業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南岸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孵化基地辦公室。在運作過程中,孵化基地辦公室成了連接政府與企業的橋梁。
對于入駐企業,孵化基地積極幫助它們完善手續,爭取享受重慶市、南岸區以及孵化基地的各種優惠政策。如幫助企業與南岸區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對接,確認企業為重慶市鼓勵類行業的小微企業,使這些企業能夠享受最高5萬元的創業補助資金、最高15萬元的創業無息貸款和兩年的稅收減免福利。在區一級,基地辦公室也幫助企業對接工商等職能部門,在企業注冊時享受“綠色通道”服務,根據南岸區區委區政府發布的關于完善微型企業扶持機制的相關文件,為企業進一步爭取電商運營補助、會展補助、商業貸款貼息補助、技術設備購置補助等扶持。正式入駐基地后,企業還可享受兩年的辦公場地租金減免政策,免費獲得電腦、辦公桌椅等必備的辦公設施,企業只需繳納水電、物業費用即可。為了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基地內的物業費僅象征性地按每平方米1元收取,極大地減輕了微型企業創業者的資金負擔。
對接企業與市場 助力快速發展
為助力小微文化企業快速發展,孵化基地還積極幫助企業對接市場,與南岸區工商聯、南坪街道商會等組織合作,由工商聯、商會推薦大企業與孵化基地的微型企業達成幫扶協議,再由大企業在經營管理和業務等方面對微型企業進行幫扶。
“85后”欒學聰在開拓業務最艱難的創業初期,由孵化基地牽線搭橋,得到了幾家大型企業的幫助——這些大企業的高層不定期向她傳授經營管理之道,幫助她解決在經營管理企業方面遇到的問題。再如:小微企業聚秀文化公司與重慶廣電集團結成“以大帶小”幫扶關系,從重慶廣電集團承接了重慶少兒頻道《青青校園樹》欄目的制作業務,并借此積累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像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幾乎每一家基地內的小微文化企業都有一家大企業在對口扶持,他們或是產業鏈上的上下游關系,或是業務外包與承接的關系,或是項目合作、利益共享的關系。
此外,基地每年為創業者舉辦創業創新、企業管理等各類培訓20余次,并聯合V空間南坪基地、LOFT小院等社會組織,引導企業參加產品展示洽談會、創業論壇、專題講座等活動。孵化基地還專門抽調人手,幫助企業對接相關行業的重大展會,協助企業策展布展,助力企業開拓市場。經過幫扶的小微文化企業,漸漸獲得了多元化的發展資源,技術、人才、人脈、資金等不斷向企業匯集,企業視野不斷開闊、市場不斷拓展、技術不斷更新、實力不斷增強。
對接企業與中介 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為了更好地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孵化基地管理辦公室除了對孵化基地進行日常管理外,還設置了一站式服務大廳,引入政府相關部門、南岸區微企協會、杰品財務、金牧錦揚律師等企業和組織,讓小微企業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專業的工商、稅務、法律、貸款擔保等方面的資訊和相應的咨詢、指導。
孵化基地還針對入園小微企業的種子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四個階段,導入不同的孵化工具。例如從種子期開始,由基地內引入的財務公司為企業提供專業的代賬服務,此舉不僅省去了創業者聘用財務人員的時間和資金成本,還從一開始就規范了小微企業的財務賬目,使其運營更加有序。再如,在導入期推薦符合條件的在孵企業申報專項資金,幫助其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
南岸區微企孵化基地寬松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大企業技術幫扶等一系列措施為微型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助力小微企業朝著創新、集群、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