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父親的哲學

2016-11-30 20:47 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有話說
2016-11-30 20:47:11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責任編輯:劉冰雅

  作者:笑 石

  父親是在過了七十大壽的那年冬天去世的,至今已經有二十三年了。直到現在,方圓百里的鄉親們還經常念叨他,遠在北京的我還會常常夢見他。

  苦難是父親人生最好的學校。爺爺去世得早,作為長子的父親很早就承擔起了大家庭的重任。父親不僅在苦難中變得堅強,更學會了許多常用的本領。父親不僅干各種農活是把好手,而且耕地用的犁、耙等農用器具都是他自己做的。父親還會打獵,殺豬宰羊,能編竹簍竹筐。父親編打的棕繩不僅粗細均勻,還結實耐用。家里人上山干活穿的草鞋也都是父親編織的。父親從來沒學過木工,可我上小學時的學校就是父親領著幾個小兄弟用木頭蓋起來的。這些技能一般都得專門拜師學習好幾年,可父親從來沒拜過師,典型的自學成才,還是多專多能。

  父親把子女的教育看得比自己的榮耀還重。父親曾經擔任過副鄉長、民兵總隊長和縣人大代表,可父親卻在自己年富力強的時候把三個職務推薦給三個不同的人擔任,那三個人后來都成了離休老干部,唯獨我父親去世時的身份還是個農民。我曾經問過父親為什么當年不接著當領導?父親說:當年當領導雖然很風光,可拿的補助很少,很難保證你的三個哥哥同時上學。好在我的三個哥哥還算都有些出息,也算是沒有辜負父親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當時所在學校,一到五年級加起來才十個學生,就我一個老師。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所有的課都是我一個教。雖說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在當時偏僻的農村也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能當個民辦教師也算是有了比較體面的工作。在農村未成年就定親甚至結婚的非常普遍。母親去世后,父親就一直逼著我相親,而我一門心思想考大學。有個星期天我和父親一起下地干活,父親一會兒跟我提張家姑娘,一會兒跟我提李家閨女,我都置之不理。父親非常惱火,說你不答應相親就別在地里干活了。我說不干就不干,扛著鋤頭就回家了。

  自那以后,父親知道我是鐵了心想考大學,就再也沒在我面前提過相親訂婚之類的事情。反而默默地創造各種條件支持我。特別是發現我有懈怠和放縱自己的時候,他比任何人都著急。記得暑假的一個下午,父親一個人到農田干活了,由于陰雨天停電,我便點上蠟燭在家里看書。一位鄰居到家里來串門,原本在看書的我,就和鄰居下起了象棋。父親回家看見我居然點著蠟燭在下象棋,氣得一把拔掉蠟燭順手就扔到了家門前的水稻田里。奇怪的是,當時的我除了恐懼,竟然沒有一絲怨恨。從那以后,特別是在考上大學之前的日子里,我更加珍惜每一寸時光,沒再敢其實也沒再想有一絲的懈怠。父親氣憤拔蠟燭的那一幕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直到現在還心存對父親的敬畏和感激。

  現如今,我常常以哲人的口氣對年輕人說:人不但要有夢想,更要有讓夢想變成現實的行動,行為要和目標高度統一。雖然父親說不出我現在這么有哲理的話,但我從內心感激他,敬仰他。父親是偉大的行為哲學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后來我終于考上大學了,成了當地第一個考出來的本科生。父親比誰都高興,比誰都驕傲。雖然大學是自己考出來的,但父親付出的不比我少。上了大學以后,我有事沒事就給父親寫信,就是想讓父親一個生活孤獨的老人精神不再太孤獨。有趣的是,每當父親收到我的信,就會迫不及待地借故自己年老眼花去找別人幫忙讀信,同一封信找完張三念,又找李四念,還專門挑人多的時候,唯恐別人不知道他有個兒子在上大學。父親還在家里專門騰出一個抽屜,收拾得干干凈凈,存放我寄給家里的每一封信。每封信都疊得整整齊齊,看得比什么都珍貴。

  父親七十歲生日的時候,也是他一生過的最后一個生日,不巧趕上生病,家里來了很多親戚朋友為他祝壽,壽宴都開席了,父親還躺在床上。那時候我已經正式在北京工作了,事先也沒告訴父親他生日我能趕回去。當父親見我突然出現在面前時,別提有多激動,父親二話沒說就起床了,隨后熱情地到每桌去敬酒。我一直堅信,人的精神力量是無比巨大的。

  父親常說的兩句話讓我終生受益。一句是“千日燒香一時保佑”,另一句是“寧愿給能人背包裹,也不要幫孬人打官司”。農村人遇到難事、急事時會很無助就會去燒香拜佛。很多人往往是臨時遇事才去抱佛腳,顯得特別功利。父親說的是求佛,實際上說的是做人。求佛和求人實際是一個理。做人不能因為一點點的付出馬上就想有回報,或者想要有回報才去付出。更不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寧愿給能人背包裹,也不要幫孬人打官司”指的是,只有經常和比自己出息的人相處,才能學到他人的長處,才能使自己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有出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見賢才能思齊。如果總是和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表面上可以獲得成就感,但也容易讓人不思進取,裹足不前。父親的話簡潔明了,但深富哲理。

  父親已經走了那么多年了,可是我還是經常會夢見他,特別是在我迷茫和懈怠的時候,好像冥冥之中父親一直在給我某些警示。

[責任編輯:劉冰雅]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